新能源车的联发科时刻远川科技评论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1/5837457.html

提起特斯拉,世人似乎只知马斯克,但对两位特斯拉真正的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MartinEberhard)和马克·彭塔宁(MarcTarpenning)却极少了解。

年,这两位M开头的60后中年人在硅谷圣地PaloAlto创立了特斯拉汽车,分别担任CEO和CFO。马丁是一个技术达人,把老式电动车的铅酸电池换成锂电池就是他的主意。特斯拉成立一年后,他们迎来了公司的第一位投资人,70后的亿万富翁马斯克。

马斯克挖掘到特斯拉之后大为兴奋,当即拍板决定先投万美金,但是条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长,并且拥有公司所有事项的最终决定权。马丁想了想便签了字,按照他的话是你拿了别人的钱。于是马斯克顺利成了特斯拉的第五位员工,并又连续投了4轮。

MartinEberhard(左)和ElonMusk

据说,马斯克曾经把马丁看作兄长一样的人物,但是到底谁最能代表特斯拉形象的这个问题上,两个人显然有不同的理解。

倒霉的是,在马丁向外界强调谁是创始人,谁是早期投资人的问题时,特斯拉的第一款跑车Roadster却翻车了,成本从预估的7万刀飙升到14万刀,下线时间也一再推迟。年底,失去投资者支持的马丁被马斯克联合董事会,干净利落地踢出了公司。

离开特斯拉之后,马丁一直抱怨跑车难产的原因是马斯克太抠细节,自己只是替罪羊,并在年起诉马斯克,告他诽谤和违约(最后私下和解)。后来,马丁去德国大众混了一圈,然后创办了一家叫InEVit的电池科技公司,消失在硅谷的浪潮中。

直到年,一位叫张正萍的重庆富二代敲开他的门。

张正萍生于年,是A股小康股份董事长张兴海的儿子。小康股份从做弹簧起家,陆续转战减震器、摩托车整车、汽车整车等领域,旗下东风小康也曾经做出过爆款产品,但在儿子的力推下,小康杀入新能源领域,并和贾跃亭同一时间远赴硅谷,求贤造车。

张正萍先是在硅谷成了一家叫做SFMotors的公司,然后就看上了马丁·艾伯哈德创办的InEVit。张正萍不但邀请马丁一起造车,还承诺收购他的公司:万美元,其中现金万,剩下的万折成股份。能套现接近万美元,马丁自然欣然签字。

SFMotors后来改名赛力斯,而除了硅谷找人,赛力斯也建起了一座规划产能15万、占地达亩的工厂,并发布了主打车型:赛力斯SF5。不过,这款车在年仅仅卖出了辆,而小康股份也在当年创下了17亿元的净亏损。马丁·艾伯哈德似乎拯救不了赛力斯。

转折点发生在今年4月20日。这一天,华为南京东路旗舰店迎来了另一个60后男人——华为终端的董事长余承东,跟他一起出现在店内的,是3辆赛力斯SF5。

余承东亲自带货赛力斯SF5,顿时订单滚滚而来,据称一周就超过了辆,接近造车新势力蔚来一个月的销量。而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SF5辆车从驾驶系统到前驱电机,甚至车载空调都是华为一手提供,说它不是华为牌,就仿佛是在说你们抓捕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

赛力斯并不是唯一一个被华为打上印记的汽车,北汽集团旗下的极狐也发布了一款“HuaweiInside”的北汽极狐阿尔法,内置了华为的智能驾驶组件。加上准备和华为合作的长安汽车,一时间,华为俨然从一个消费电子和通信设备商转身成了一个汽车导师。

作为跟电子行业有天然亲戚关系的汽车行业,“xxxinside”这个在PC和手机领域频繁出现的词汇,让众多汽车厂商们心中掠过了一片阴影——燃油车厂商们在面临“诺基亚时刻”的同时,看似风光的新能源厂商们,则迎来了一个注定让他们胆战心惊的拐点:“联发科时刻”。

从马斯克曾经的战友马丁·艾伯哈德,到赛力斯的拯救者余承东,一条暗线被串了起来。在它的延伸线上,杀戮和对决才刚刚开始。

要搞懂什么叫联发科时刻,首先要解释另一个问题: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年底,《时代周刊》评出了过去十年十大电子产品,苹果以三项产品屠榜,特斯拉旗下的ModelS名列第二。《时代》给出的理由是:“特斯拉ModelS具有软件更新功能、巨大的触摸显示屏和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这让它给人感觉像是从年走来,而不是年。”

马斯克自己在年的时候也说,在设计ModelS时,它实际上是一台“带轮子的计算机”。而无论是实现用软件更新汽车的OTA(空中下载技术),还是用一台触摸显示屏控制汽车的各个组件,这背后其实是发生在汽车身上的一次“央地之争”——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斗争。

传统的燃油车,一个车身功能由“一个机械零件+一个配套芯片+一个专门软件”来执行,三者构成独立闭环。每一个机械零件背后,都是独立的一套芯片与软件,他们与汽车中控台的关系,就如同分封制国家——机械零件只能为中央履行既定的义务,但中央如果想指派新任务,就属于干涉封地内政了。

正因为这样,燃油车身每增加一个功能,就会增加一个由独立的芯片和软件构成的子系统,而当汽车的各种辅助功能越来越多的时候,子系统也越来越多,整个汽车就变成了一个碎片化诸侯国镶嵌成的臃肿帝国:看起来功能很全,实际上协调困难。

这种复杂架构下,汽车想通过软件调整硬件功能基本没戏。而特斯拉在创立之初,就准备了一套汽车版的削蕃大计,简单来说分成了三步:车同轨、书同文、郡县制。

1.车同轨:特斯拉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汽车上很大一部分本来由机械结构完成的功能,全面替换成“电控结构”。如此一来,车载电脑的指令就能通过电信号畅行无阻地指挥车身。比如机械结构的车门变成电车门,机械结构的座椅变成电座椅,这些本来是“地方诸侯”的部件,现在则对车载电脑(中央)的指令言听计从。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把机械刹车部件换成了博世的iBooster套件。曾经的刹车是踩下去液压带动刹车片的一个纯机械传导,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换成iBooster后,踩下刹车的机械制动过程中还会加入车载电脑发出的电信号,来影响刹车力度和速度。

这也意味着,当车载电脑收到车载摄像头或者雷达传来的紧急情况时,能够发出和执行主动刹车的命令,让各种道路辅助驾驶的功能难度大大降低。甚至特斯拉想改变汽车踩踏板的脚感,制动距离,也只需要修改控制软件的参数就可以了。

特斯拉的终极目的也很明显:从方向盘到悬挂,从车门到后备箱,每一个组件都连接着一条通往车载电脑的“高速公路”,用来接收汽车大脑(中央)的行政命令,而不是让指令在某个机械传动结构(地方势力)前踯躅不前。这无疑是汽车身上的车同轨。

2.书同文:在燃油车的架构里,硬件供应商交付的是一个个“硬件+芯片+嵌入式软件”的封闭子系统,整车厂拿到手的,其实是一个执行单一功能的黑盒。年,时任大众CEO的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无奈承认一辆大众汽车里“几乎没有一行软件代码是我们自己写的。”

实际上大众预计,自家汽车上的软件只有10%是自研的。剩下的90%来自于数十家供应商。

而马斯克做的,就是打破黑盒,将绝大多数的硬件都置于特斯拉的统一软件之下。这就意味着,特斯拉能够直接改写运行在硬件上的软件,从而改变硬件的功能了。

王兴的数据未必准确,但却指出了问题所在

一个例子是:年10月,英国著名汽车媒体TopGear对比测试了特斯拉ModelSPerformance和保时捷TaycanTurboS,发现TaycanTurboS的百公里加速成绩更好。马斯克表示这肯定不能忍,先是指责比赛不公平,声称TopGear应该改名为“LowGear”。

随即马斯克发推称已经找到了优化电机控制的方法,将通过OTA方式(Over-the-Air远程升级)改写控制特斯拉电机的软件算法,让特斯拉ModelS的最大功率提升50匹马力,以此反败为胜。如果做不到内部软件系统的“书同文”,OTA显然无从谈起(这也是传统汽车厂商难以OTA的原因)。

3.郡县制:传统的汽车制造中,往往是一个功能对应一个芯片,每个芯片都需要一条线去和对应硬件相连,一台汽车上的电线足以长达数公里。而特斯拉的方案是让一个算力更强的芯片,去分管多个不同的功能,这让特斯拉车上控制功能的芯片(ECU),从传统的上百个缩减到十几个,数量上大大减少。

减少芯片数量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从地方夺权,建立一套围绕以中央控制器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包括了FSD(自动驾驶芯片)、车载中控屏幕的处理芯片等一系列高权限芯片。车身则被交给两个丞相——左车身控制域和右车身控制域,由它们领导车身上的其它芯片,快速处理地方事务,向中央控制器汇报工作,接受中央指示。

通过这种独特的架构,特斯拉构建了一个严密的车身权力体系,让整个车身的零件都能听命于中央控制器的核心。而这个权力体系的核心,便是特斯拉自研的FSD(自动驾驶)芯片。换句话说,无论有多少供应商参与,汽车的核心权力始终掌握在特斯拉手里。

特斯拉的车载中央控制器电脑,

当这三步完成的时候,芯片和软件就能直接指挥硬件,用户就可以在智能座舱上选择驾驶是运动模式,还是稳健模式,悬挂是硬还是软,在家用手机app就能启动座椅加热,甚至分配前后轮动力比例来提升漂移性能,并且一代代更新系统。

这时汽车本质上就从一个机械产品,变成了一个数码产品。所以数码产品的历史进程,必定会在电动车产业里重演。

电脑、手机这一类数码产品的发展轨迹,往往会有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第一个节点,可以称之为苹果时刻,比如苹果推出iPhone、IBM制造出功能完善的IBMPC、特斯拉的ModelS、索尼的PlayStation、任天堂的Switch。其本质是一个玩家创造了一套以系统和芯片为基础的新数码产品,并依托先发优势获得高增长和议价空间。

第二个节点,可以称之为联发科时刻,即某个玩家攻克了数码产品的核心:系统和芯片,但选择把手里的芯片和技术打造成一个平台,开放标准化的接口,成为一个生态的操盘者。随之而来的最重要的影响,便是产品的生产门槛大幅度降低。由于联发科曾经以一己之力引爆了中国的山寨机市场,这个拐点也可以以它命名。

这样的“联发科时刻”,一直在一代代数码产品上不断重演:

PC领域,微软的系统+英特尔的芯片组让生产门槛大幅降低,只需要购买芯片对应支持的主板、电源、显卡、内存等部件,即可组装出一台电脑,这也导致电脑的生产和品牌都快速向东亚转移,反倒是PC的缔造者IBM,最终将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联想。

功能机领域,联发科推出的turnkey(交钥匙)方案将多种类型芯片(如音频、视频解码、信号处理)集成到一颗芯片上,并提供系统和开发平台,创造了华强北的造富神话。华强北的生产商只需要买一套联发科方案,再自己配上机壳和摄像头,就可以造一台手机,使得山寨机在世纪初席卷全国。

智能机领域,由安卓系统+ARM架构芯片(如高通芯片)组成的双A阵营,同样扮演着拉低门槛的角色。后来者不用设计复杂的操作系统,也不用堆积数亿晶体管的芯片,只需要购买一枚Soc(系统级芯片),上面就已经布好了CPU、基带、DSP、ISP、GPU、等功能模块,再套上安卓系统,90%的核心难题就解决了。

一片SoC,就能定义一部手机大部分功能

换句话说,联发科时刻最主要的作用,在于改变了整个行业的发展逻辑:交付行业终端产品(如手机、电脑、耳机)的门槛,从技术能力,转向营销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

当然,带来的副作用是:交钥匙方案表面上降低了行业的门槛,注定会让很多风马牛不相及的公司产生了“我来我也行”的错觉。这必将引发大量想试一把的资本涌入,行业参与者数量会大幅增多,而根据产业规律,最后活下来的公司一定只有少数。

另一方面,接受了“交钥匙方案”的数码产品,产品的差异化不再由自己来决定,而是往往取决于第三方系统和芯片商。所以很多数码产品的品牌方,会不厌其烦的宣传使用了最新的高通骁龙芯片或者英特尔芯片,甚至出现“首发骁龙芯片”这种宣传。这背后是一种无奈。

这一点在PC上展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大家都用的微软的系统、英特尔的CPU和AMD/英伟达的显卡,这种情况下大家只能拼价格、拼周转、拼铺货渠道,因而对供应链管理能力的要求也就更高。

放在汽车领域,燃油车有大量的差异化空间,掌握在终端厂商自己手里。一个是装配与车身设计,有很多Knowhow的积累:比如从同一个供应商采购的零件,有的品牌就能通过机械工艺的调教,让零件运转更加稳定;另一个是自研核心零部件:比如丰田的发动机省油,日产的发动机稳定,宝马的发动机性能强。

特斯拉扮演的角色与当年的iPhone非常相似:用芯片+系统把电动车从工业产品变成数码产品,那么电动车的核心差异化能力也就集中在了芯片与系统身上。只不过特斯拉的芯片和系统只能自己用,如果要把造车门槛拉低到阿猫阿狗都能造手机的水平,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扮演联发科的角色。

那么问题只剩下了一个:谁是新能源车的联发科?

新能源车智能化的核心,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芯片、系统、算法、人车交互。

而这四个方面的特点在于,只有统一在一家公司或者一个阵营手上设计时,才能发挥最大威力,道理也很简单:知道智能驾驶的算法,才能针对性的设计芯片,知道用户的交互习惯,才能设计用户喜爱的交互界面和系统。

这也是特斯拉已经趟过的一条河:作为新能源车最核心的智能驾驶芯片,特斯拉也曾经几次易主,在自研FSD芯片之前,以色列的Mobileye(后被英特尔收购)和英伟达都曾为特斯拉供应过自动驾驶芯片。特斯拉对这两位合作伙伴的评价也比较统一:太菜。

对于Mobileye,特斯拉自动驾驶部门一位骨干成员曾表示:我们在用Mobileye的芯片做测试的时候就发现,算法不能改、无法实现快速迭代。我们希望把芯片和算法剥离开,采用可编程的芯片,在这个芯片上进行算法研发,跟场景结合。

而和英伟达的合作,一度搞得马斯克亲自嘲讽:性能一样的耗电更高、耗电差不多的性能弱鸡。

虽然嘴上骂别人菜,但在与英伟达的合作中,特斯拉其实并没有贡献太多的技术力量,英伟达已经提供了自动驾驶各个环节所需要的运算平台。为了解决这一局面,年,特斯拉挖来了前AMD的架构大神,人称“硅仙人”的吉姆·凯勒亲自带队攻坚。

吉姆·凯勒(JimKeller)

作为硅谷一段活着的传说,吉姆·凯勒在90年代末主持了AMDAthlon系列处理器的研发,凭借一己之力把让AMD和英特尔平起平坐,一度使得英特尔放弃了4GHz奔腾4的开发计划,搞得时任英特尔CEOCraigBarrett在一次产业论坛上开玩笑的下跪道歉。

英特尔CEOCraigBarrett为计划搁浅道歉

跳槽到苹果后(PA半导体,年被苹果收购),吉姆·凯勒又打造了A系列处理器的开山之作A4,以及第二代A5芯片。年,吉姆·凯勒重回AMD,领导开发Zen架构处理器成功逆袭英特尔。吉哥纵横芯片界二十多年,在硅谷各大巨头里都是正部级职称同时享受副国级待遇,加入当时的特斯拉相当于蔡崇信进阿里。

年,特斯拉自研芯片正式推出,在电话会上,马斯克公开表示,过去两三年的芯片工作都是semi-stealthmode(偷偷摸摸地搞),如今终于可以letthecat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iw.com/hbwh/119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