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文摘竺延风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

                            

竺延风: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

干部文摘

★★★★★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能源革命的带动下,尤其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的“窗口期”已经打开,创新环境、发展要求、竞争格局等正发生深刻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新的发展形势。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坚持创新、协同、开放、安全的思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1持续创新驱动,夯实产业基础

创新始终是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基础,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之本。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的进程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政策引领进入市场引领的新阶段,创新的任务更为紧迫、更为艰巨。从新能源汽车产业自身来看,在低温充电、续航里程、高温安全性、使用便利性、整车成本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成果不够的原因。

企业在推动创新中,不是单纯的理论创新,不是为了新颖而创新,也不是为了博眼球而创新,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让创新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实现有效益、可持续的创新。要坚持市场导向,把满足客户需求作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产品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平衡。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投放上,把握好节奏,落后一步肯定“等死”,不与市场匹配、符合经济与市场规则的盲目“创新”,领先两步也是“找死”,在资本市场和互联网的推动下,实际上领先可以做到不止两步,最好领先一步为宜,推动创新与消费形成动态平衡的关系。在加快创新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统筹考虑特色与效率,按照“最大公约数”向前推进。同时,要发挥好协会学会、科研机构、产业联盟等组织在加强创新协同、深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提供高质量的供给。

2协同推进,构筑发展体系

目前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深入演进,正由零部件、整车及营销服务企业间的“链式关系”,演化成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

东风年将其归结为“五化归一车”“一车通四网”:

“五化”就是行业讲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东风加上了轻量化,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推手;

“四网”就是与汽车产业紧密相关的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和金融网。“四网”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在此基础上,我们持续推动“四网”融通发展。

随着产销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能源供给、基础设施、电池回收利用及规则标准等方面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也在凸显,协同推进成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心所在。本次大会提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根据有关测算,年要在交通领域实现碳达峰,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低于30%,新能源汽车的总保有量将达到万辆,这对我国电力负荷将带来严峻的考验,也意味着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要超过44%。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V2G的能量互动,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要。同时,新能源汽车作为储能单元,也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能源、有序充电等技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的保障,要进一步健全基础性、系统性、可操作的制度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杜绝利用法律法规的投机行为,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3开放合作,推动共创共赢

开放合作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推动我国成为全球汽车资本类型最丰富、汽车品牌最集中、汽车市场最开放的国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在开放合作中逐步发展壮大的,既有国内企业之间的上下游合作、跨界合作、资本合作,也有国际企业之间的科技合作、合资合作、贸易合作等。

我们强调自主创新、换道超车,但决不关起门来自我发展。党中央要求,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仍然是开放发展的格局。

新能源汽车产业要行稳致远,还要继续深化开放合作、相互借鉴,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同时,我们要利用在开放中积累的优势,不断在平台技术、车型开发、市场营销、海外出口等领域增强主动主导的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

4安全可控,确保健康持续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

现在“里程焦虑”日渐“降温”,但对安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iw.com/hbwh/11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