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疝的发病率达11.8‰,专家倡导早发现、早治疗
91岁的傅爷爷,曾患右侧腹股沟疝病史20余年,近期疼痛难忍,医院接受嵌顿疝急诊手术治疗,术后10天,他还约上3位和他一样高龄做了同样手术的老人来参加了疝腹壁外科的病友会。
疝,俗称“小肠气”,20年前,傅爷爷起初咳嗽或长久站立后右腹股沟处“鼓包”,以后逐渐发展到站立行走时疝块就突出,需平躺慢慢手法复位。因高龄、体弱多病,医院都认为治疗风险太大,傅爷爷自己也忌讳手术,所以一直拖到现在。6月23日深夜,因为疝气严重鼓出(约两个成人拳头大小)、不能复位,当时疼痛难忍、呕吐剧烈,老人情况非常危急,被家人紧急送医院急诊科。迅速确诊后收到胃肠胰、疝腹壁外科住院治疗,当班的二线殷洁烽主治医生,考虑到患者年岁大、肠管突出多、出现了肠梗阻、可能已有肠坏死,马上通知了谢松主任医师。
6月24日凌晨2点,谢主任主刀,在全身麻醉下为傅爷爷施行了“腹股沟嵌顿疝松解复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手术中发现卡在腹腔外的小肠长达30cm,已经淤血、发紫,医生迅速松解疝环口、解除卡压后,再用温热生理盐水热敷,肠管终于恢复了活力,整个手术人员才松了一口气。之后谢主任轻柔地将嵌顿的小肠逐段放回腹腔,吸出大量腹水,再检查发现腹股沟缺失非常严重。按传统观点,对于急诊情况下、严重的嵌顿疝手术,因为担心感染,高位结扎疝囊、不建议修补和放置补片,只是暂时解决肠管嵌顿的问题。但多数患者手术后疝会很快复发、需要再次手术修补。考虑到傅爷爷91岁高龄、不太可能耐受再次手术,根据疝治疗的丰富经验和掌握的最新理论,谢主任打算用生物补片来修补这个较大的缺失,这种方法既达到了修复的目的、又降低了感染的风险,价格也不是太高。
手术非常成功,傅爷爷很快就能正常饮食和下床活动。术后的顺利康复再也验证了当时手术的及时性和术中决策的合理性。
谢主任介绍说,成人疝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延误治疗很能出现疝嵌顿甚至肠管坏死而危急生命。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疝的发病率达11.8‰,很多像傅爷爷一样的老年患者,由医院检查和治疗,不光严重限制了日常活动,而且留下了极大的健康隐患。所以对于疝气患者,大力倡导“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德官微为您健康加油!
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一共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