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钠离子电池核心上市公司名单

#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Sodium-ionbattery),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相似。

锂离子电池商业进展:

▍什么是钠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可追溯到s,近10年相关研究迎来井喷,产业开始布局。与锂离子电池摇椅式工作原理类似,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根据文献报道,钠离子电池材料体系大致如下:正极选取聚阴离子材料、普鲁士蓝体系材料、铁锰铜等金属氧化物,负极选取碳基材料、过渡金属氧化物、合金材料等,电解液选取六氟磷酸钠等钠盐,负极集流体可以选取铝箔,电池材料体系与锂离子电池存在明显差异。

▍钠离子电池优势:钠元素储备更丰富,成本较低。

1)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主要电荷载体的钠离子地壳丰度约为2.36%,远高于锂离子的0.%,资源储备丰富,同时各个国家可以采用海水制备钠盐,因此资源分布均匀。

2)成本更低:钠离子化合物可获取性强,因此价格稳定且低廉,约元/吨,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1/50。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由年初的5万元/吨涨至8.55万元/吨,波动很大。根据中科海钠披露,钠离子电池BOM成本较锂电池低30%左右,成本优势明显。

3)钠离子电池有相对稳定的电化学性能,使用更加安全。

▍钠离子电池劣势:能量密度较低,仍处于导入阶段。

1)能量密度较低:钠元素的原子质量是锂元素的3.3倍,导致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仅为锂离子电池50%左右,当前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仅为Wh/kg,明显低于磷酸铁锂电池Wh/kg和三元电池的Wh/kg。

2)循环寿命较短:由于钠离子本身离子半径是锂离子的约1.3倍,导致脱出/嵌入更难。钠离子电池当前循环次数最高约为次,显著低于磷酸铁锂电池的次与三元电池的次,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3)产业链仍不完善:钠离子电池仍处于商业化探索和改进中,工程化设备、供应链配套等暂未形成,产品性能、成本控制及适配应用场景等有待进一步检验。

▍钠离子电池应用前景如何?

近些年,国际知名实验室和部分企业纷纷重拾钠电池研发随着生产技术成熟与材料体系创新,钠离子电池应用技术有望提升。钠离子电池凭借成本优势,有望在能量密度较低要求的储能、工程机械、通信基站、两轮车等场景实现商业化,对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等成熟的储能技术形成一定的补充。目前国内外有近二十家企业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生产,国外企业主要包括英国FARADION公司、美国NatronEnergy公司、法国NAIADES公司、日本岸田化学、松下、三菱等,国内的钠创新能源、中科海钠、宁德时代亦有布局。

▍钠离子电池上市公司:

》宁德时代():

-03-31每股资本公积(元):17.营业收入(元):.亿同比增.24%

-03-31每股未分利润(元):8.净利润(元):19.亿同比增.38%

7月29日,宁德时代召开钠离子电池发布会。(钠离子电池计划于年形成基本产业链;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达到Wh/kg;在电池系统集成方面还开发了AB电池解决方案;)

》圣阳股份(580):

-03-31每股资本公积(元):1.营业收入(元):3.亿同比增49.65%

-03-31每股未分利润(元):0.净利润(元):.万同比增.87%

公司与院士工作站等单位联合开发的高环保、高循环性钠离子电池已经通过实验阶段,进入样品测试,目前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目标,效果良好。

》百川股份(455):

-03-31每股资本公积(元):0.营业收入(元):8.亿同比增.21%

-03-31每股未分利润(元):0.净利润(元):.万同比增.1%(P)

年5月24日回复称公司有对钠离子电池进行技术储备及相关研发,公司技术团队将对钠离子电池的发展态势进行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iw.com/jbcs/12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