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调查又双叒叕跌了价格腰斩也卖

“知道要跌,但没想到跌这么快,越跌就越没人买。”华中地区一位锂盐厂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现在市场就像被“冻住”了,年9月份碳酸锂行情在4万元/吨的时候,成交都没那么惨淡。近2个多月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接连击穿50万元/吨、40万元/吨、30万元/吨关口,目前已经跌破28万元/吨,较去年高点已“腰斩”,且似乎仍未见刹车迹象。

(图源:图虫创意)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27.75万元/吨。“实际的成交价可能更低,据我所知,市面上已经有21万元~22万元/吨的订单落地了。”前述锂盐厂人士坦言。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行,叠加市场需求未见起色,锂电产业链采购及开工热情双双下杀,锂盐厂进入被动累库阶段,而在当前的价格体系下,部分锂盐厂已出现成本倒挂。多数受访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仍以看空为主,产业链各环节都在经历阵痛期,未来一段时间锂盐厂真正进入比拼成本和运营能力的时候,新一轮行业洗牌即将到来。从长远来看,碳酸锂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有助于锂电行业健康发展,至于价格何时能够企稳,取决于下游去库存进度及需求恢复程度,具体时间仍有待观察。

惨淡成交下的被动累库

“如果是缓慢下降,通过控制生产节奏或许还有利润可赚,现在这么急跌,真是受不了。”前述锂盐厂人士表示,现在是生产1吨亏1吨,但产线不开又怕流失客户。近期,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跌势超出很多业内人士预期。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自去年11月中旬的近60万元/吨高点一路走跌,且下跌速度不断加快。今年1月9日,现货均价跌破50万元/吨;2月28日,跌破40万元/吨;3月22日,跌破30万元/吨,目前已经跌破28万元/吨。而在期货端,无锡盘碳酸锂4月合约已跌破20万元/吨。实际的成交价格可能更低。“市场上已经出现21万元~22万元/吨的订单成交了,甚至还有低于20万元的意向询价。”前述锂盐厂人士透露。而在报价方面,不同类型厂家价差也较大。据鑫椤资讯分析师程玲介绍,目前长协冶炼厂价格约在28万元~30万元/吨,盐湖端24万元~26万元/吨,回收端23万元~25万元/吨,小部分恐慌商家已经出现了22万元~23万元/吨的报价。与常规的降价促销不同,这波碳酸锂价格下跌反而让成交更为低迷。“最近市场几乎没有什么现货成交,主要靠长协单在维持,这些属于刚性需求。”隆众资讯锂电池行业分析师曲音飞表示。“现在询单的都很少,更别说成交了,订单至少缩量一半。”前述锂盐厂人士坦言,目前接触到的客户基本是按周采购,而在去年行情好的时候每次至少要囤1个月的量。在结算条件方面,有的客户甚至会提货时要求按照1个月后的市场价进行结算,因为他们也有一定的加工周期,想向上游转嫁跌价风险。“目前,最大的变量是市场需求,成本支撑已经不奏效了。”西南地区一位锂电投资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不止是锂,镍、钴等电池所需金属价格也都在降。去年新能源市场火爆,产业链备货充足,而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遇冷,再加上3月份燃油车的一波降价潮冲击,市场信心更弱,大家备货热情极低,现阶段都在吐库存。

(图源:图虫创意)

惨淡的成交下,部分锂盐厂进入被动累库阶段。“虽然我们已经停掉了一半的产线,但库存依然较高,目前大概在1个半月左右,而去年行情好的时候,几乎是零库存,甚至负库存,原料还没进厂,货就已经被订出去了。”前述锂盐厂人士表示。“据我们了解,目前个别锂盐厂确实有一些减产,但并未出现大范围停工。由于下游接单能力很弱,库存较之前明显放大,大几万吨应该是有的。”曲音飞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下游采购谨慎

“现在整个产业链的心理普遍是不敢买、不敢生产,都在熬着。”前述锂电投资人士表示。“当前市场还是以看跌为主,普遍认为还有下行空间,多采购意味着多亏损。另一方面,下游需求也确实不旺,没有订单支撑。”隆众资讯正极材料分析师宋晶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目前大部分正极材料厂对碳酸锂的采购非常谨慎,如果不是刚需订单,能不动就不动。即便接订单,也会采取背靠背的方式,严格控制利润空间。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多位受访人士处了解到,现阶段产业链整体开工不足。“很多小厂都停产了,中型企业开工率处于低位,头部企业仍维持规模化生产,他们的订单以长单为主,相对稳定。”宋晶坦言,据隆众资讯统计的情况,3月份以来正极材料的产量环比仅增加3.2%,没有看到明显修复。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透露,现阶段行业中开工率能到50%的企业都算不错的了。华中地区一家正极材料厂内部人士亦向记者证实了前述情况:“我们的产线也停了几条,刚好利用这个时间停产检修。”除却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外,产业链去库存的压力亦不容小觑。据墨柯梳理,中国去年多生产的电池约GWh,超去年中国电动汽车装机总量的六成。“这些库存大多是高价库存,没有完全消化之前,下游是没有动力去采买新材料的。”他表示。“以前可能还有库存警戒线,现在几乎没有这个概念了。有订单才会去采购,没有单子就‘空仓’,这可能是最安全的打法。”宋晶告诉记者,正极材料的定价十分透明,且传导很迅速,已经形成了“原材料+加工费”的定价模式,在目前原材料价格急速下跌的情况下,下游拿货会按照未来一段时间锂盐的价格走势压价,有些厂家为了维护老客户,甚至会出现售价与成本倒挂的情况,连基本的加工费利润都会让出去。即便是头部材料厂,也已经感受到了去库存的压力。湖南裕能表示,现阶段碳酸锂价格下降,势必会引发一定的存货跌价损失。公司目前尽量采取降低库存、灵活采购碳酸锂策略等措施,降低因碳酸锂价格下降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成本比拼或加速行业洗牌

“锂作为小金属,属于新能源行业的薄弱环节,现阶段稳定性还不够,很容易受市场情绪左右。”前述锂电投资人士表示,实际上,去年碳酸锂疯狂上涨的时候,供需紧张程度或许也没有像预想中的那么夸张,不排除一定的市场炒作,部分人在当中加了杠杆;参照去年的上涨行情,如今的急速下跌并不足为奇。如今,当碳酸锂价格来到20万元/吨的水平,部分高位入场的锂盐厂商成本压力陡增。墨柯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这几年高价入场的锂盐企业,他们的直接成本折合成碳酸锂平均就在15万元~16万元/吨,叠加加工费、人工成本,按照目前的价格,已经逼近成本线,如果继续下跌,这一部分锂盐厂可能就无法覆盖成本了。“个人认为,这一波锂价下跌,可能会让此前高价进场的锂盐厂很难受,部分企业甚至会被清洗出去,加速行业去产能。”当然,早期布局自有矿的企业现阶段利润空间依然颇为丰厚。藏格矿业近期表示,公司现有万吨碳酸锂生产线的单吨成本在3万元左右,正在开发的麻米错盐湖测算单吨成本可控制在2.5万元以内;永兴材料在宜春拥有锂云母瓷石矿,亦表示产成品和在制品生产成本远低于目前市场价格,不存在减值情形。“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资源端的实力了。”曲音飞表示,有自有矿的锂盐企业目前尚有利润保障,若原材料来自于外采,现阶段就很难受了。以锂云母为例,按照2.5%品位的锂云母精矿外采价元/吨测算,若含加工费,光成本就将近20万元/吨了,目前利润已经很薄;外采锂辉石精矿的企业可能已经面临亏损,按美元/吨测算,成本价普遍在30万元/吨以上,生产1吨就亏大几万。当然,碳酸锂的价格下跌已有向矿端传导的迹象,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锂盐企业的成本压力。今年年初,澳大利亚皮尔巴拉锂矿进行了第14次锂精矿拍卖,由于价格虚高导致流拍。除却资源端外,销售及客户策略也是锂盐厂后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iw.com/jbcs/13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