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一到,汪星人就开始“闹情绪”啦~如此大好春日,很多粑粑麻麻却“不得安生”,于是——“李莲英手术”又被提上了日程……
好啦不开玩笑,一汪绝育,全家享福,几乎所有友善对待宠物的公益广告都会表达这个中心思想,但是,绝育可是汪生大事!粑粑麻麻总是犹疑不决,都说绝育好,可到底好在哪里?老师说了,每件事都有正反两面性,那么绝育的风险又在哪里?如何为我们家的宝贝权衡利弊呢?
医院王院长带我们来全方位解读关于绝育这点事儿吧。
什么叫绝育、去势?
绝育是指对雌性犬、猫的卵巢子宫进行摘除。
去势是指将雄性犬、猫的睾丸摘除。
根据ASPCA(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IFAW(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以及AAHA(医院协会)于06年研究表明:未绝育宠物的一般发病率比绝育后的高近40倍。其中包括降低犬猫卵巢囊肿、子宫蓄脓、前列腺肥大等内分泌及生殖系统方面疾病的发生机率。
何时绝育是正确的?
此一问题乃见人见智。
绝育手术可降低雌性犬罹患乳腺癌几率,愈晚进行手术,预防效果愈差。对于雄性犬来讲,愈早进行手术,所谓罹患尿道狭窄的几率会提高,但狗狗性格会更完整。目前虽无权威完整文献证明,但一般会建议选择性成熟后进行手术,或第一次发情后,通常在6–8个月,或10–14个月。
整体的来看绝育的两面性
绝育优点:避免犬猫一系列的生殖系统及相关疾病。如卵巢增生,卵巢肿瘤、卵巢囊肿、假怀孕,难产等疾病,消除子宫蓄脓的风险;降低母犬乳腺肿瘤的发生率;降低公犬前列腺增生、炎症,癌变的几率;减少会阴疝,腹股沟疝的发生率等。
绝育缺点:需要承担一定的手术风险;犬猫可能出现行为及心理异常;绝育手术后容易导致肥胖;母犬遗尿及增加患膀胱炎之类的风险。
更详细的以性别为划分优缺点
“女汪”之绝育益处:
1.2岁之前绝育,降低乳腺肿瘤发病机率;
2.基本可以避免子宫蓄脓:子宫蓄脓会感染20%左右雌性犬,且具有较高死亡率;
3.有效减低肛门萎缩发病机率;
4.有效降低发病率为2.5%以下的子宫,宫颈,卵巢肿瘤。
“女汪”之绝育弊处:
1.1岁以前做绝育,增加骨癌发病机率;
2.增加脾血管肉瘤和心血管肉瘤的发病机率;
3.3倍增加甲状腺机能减退机率;
4.增加肥胖病发病机率;
5.4%-20%绝育雌性犬易发尿失禁;
6.增加复发性尿路感染发病机率;
7.对于青春期前的雌性犬绝育,容易增加阴道炎发病机率;
8.2倍增加泌尿道癌发病机率;
9.增加骨科疾病发病机率;
10.易发生注射疫苗的不良反应。
“男汪”之绝育益处:
1.避免1%的睾丸癌发病机率;
2.减低前列腺疾病发病机率;
3.减低肛门萎缩发病机率;
4.可能减低糖尿病发病机率。
“男汪”之绝育弊处:
1.1岁以前做绝育,增加骨癌发病机率;
2.增加心血管肉瘤发病机率;
3.3倍增加甲状腺机能减退机率;
4.增大老年痴呆发病机率;
5.3倍增加肥胖病发病机率;
6.2倍增加泌尿道癌发病机率;
7.增加骨科疾病发病机率;
8.易发生注射疫苗的不良反应。
若决定要为汪进行绝育、去势手术,我们该注意什么?
术前:
1务必不要选择发情期前后一个月之内进行手术,包括发情期;
2观察并选择宠物健康良好的期间,提前两周充分补充蛋白质或促进蛋白质吸收的物质;
3术前不需要洗澡,但须禁食至少12小时,禁水8小时;
4如果曾经手术过(任何类型手术),或对某些药物过敏,请务必事先告知医生;
5预防注射,例行驱虫等等,和手术本身并不冲突;
6如考虑藉由一次麻醉进行其他需要麻醉的手术或项目(如洗牙,鼻泪管清洗,整容等等),须由医生判断是否可同时进行;
7尽量接受无需拆线的缝合方式。
术后:
1术后1~2天精神食欲下降属正常反应;
2千万不可让伤口接触到水,尤其是唾液;
3两周之内应补充蛋白质,避免刺激性强的食物,务必禁止增加腹压的情况出现,如吠叫,暴饮暴食,憋尿,便秘等等;
4严禁过激行为,如跑,跳,翻滚;
5若伤口潮湿,甚至有任何形式的液体渗出,请及时联系医生;
6两周之内不可洗澡;
7术后当天禁食禁水;
8请暂时远离其他宠物;
9必须对医生所摘除的组织进行检查(最重要!)
10遵照医嘱完成消炎程序。
主人对于绝育担心的几个问题以及常见误区:
1.手术似乎会很痛,太残忍了!
有关疼痛的疑虑请主人们放心,整个手术过程是导入麻醉后进行,过程中不会有疼痛感觉。另外在术中及术后医师也会特别重视止痛的动作,大部分犬猫术后很快就恢复精神食欲,若疼痛考量是左右您为爱犬猫抉择进行结扎意愿的关键点,便无需再犹豫。
2.把狗猫的器官拿掉,既违背自然,且太不人道了!
认为绝育违反自然——是的。但将Ta们当成宠物饲养也一样不自然。如教狗坐下,叫猫留在家中不准出门,或人工繁殖特殊品种等,这些也都是“不自然”的事。医学的发展,本身同样可以说是一种“不自然”的状态,在大自然,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弱肉强食是大自然的精神,但在人类的社会,不管是在人、犬、猫,医学都是期望能延长其寿命或是给予更好的生活品质,圈养了这样的动物,就该为他的生活负责,让他更健康。请想一想,Ta们生下一代又一代,我们能全部负责吗?那么多年幼的小猫小狗不断要求被领养或流落街头,甚至成为感染源,造成疾病的不断滋生和传播……
3.有听说别人家宠物麻醉后醒不来的案例,不想做手术了。
这个话题,的确是值得考量。但就实际上临床所遇到的此种案例极为少见,主要问题还是出在麻醉本身。为什么手术麻醉会出问题呢?不外乎是以下几点:
A.麻药过敏:动物对于麻醉药剂过敏,严重会造成气管痉挛、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B.医院麻醉设备的健全与否:早期只有液体麻醉的年代,麻醉风险相对的高,现今日新月异,可以选用的麻醉药物越来越多,当然,要视情况使用更安全且更适合的用药。
C.动物有潜在的疾病:很多疾病在初期并不会出现症状,若贸然进行麻醉的确可能发生遗憾。这时候便需要藉由血检等检查来得知动物身体的状况是否适合进行手术。罹患疾病时健康状况往往不佳(例:子宫蓄脓、乳炎肿瘤、前列腺肿瘤等),此时进行手术,麻醉风险势必提高。
4.绝育手术会伤元气?
绝育手术属于非常例行性的手术(院长的意思是,很普遍的手术哦),但仍然须以一般手术的规格来进行:必须由外科医师及麻醉监控者同时进行,更能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健康的雄性犬猫术后几天就可以恢复,雌性犬猫也只需一周就能痊愈。
5.绝育后狗狗会变懒发胖。
是的,绝育或去势后猫狗因激素水平降低,活动量减少确实会出现发胖的现象,绝育后平均体重大约会增加1.2-1.6倍,但并非绝育手术本身让动物肥胖,主因是主人过度喂食及缺少运动。建议应比以往少喂一点食物,多带它们去运动。举例而言,导盲犬正式训练过程中都必需先施行绝育手术,但从来也没有任何一只过度肥胖。其他工作犬,如救难犬,或缉毒犬等也都是做完手术的,没看见几个胖的不能工作的。只要咨询手术医生术后如何控制,都可以保持良好的体态(粑粑麻麻不要过分溺爱、舍不得汪们去和小伙伴奔跑、或者喂食过量哟~!)。
6.宠物发情时看管好就行了,没必要绝育!
雌性犬狗性成熟后一年发情两次,一次持续约3周,不绝育时这种发情现象持续约10多年。发情时母狗弄脏环境,门外还时常有成群公狗,不小心溜出去就被那个了…她们有生理期后假怀孕的各种奇怪现象,老年后有子宫蓄脓及乳房肿瘤问题,这些毛病都是节育手术后可以完全避免。
7.“男汪”又不会生小狗,没有绝育的必要!
雄性荷尔蒙造成的麻烦不会少于生育的困扰。雄性犬会持续地想找对象交配而问题不断。如争风吃醋而大打出手,情绪不稳定时攻击其他弱小动物等。性欲冲动的小子们还会破坏家具甚至攻击主人的行径出现,此外,乱叫或乱发脾气是性挫折常见的症状。性冲动会使一只原本很可爱的狗狗变成一只惹人讨厌的臭小子。
8.担心绝育后性情大变?
雌性动物一点也不会改变,雄性动物会有些许好的改变,比如变得温顺。
9.认为雄性动物绝育后会失去雄风,狗不再看门,猫不再捕鼠。
此乃无稽之谈,动物的这些特质都是与生俱来的。公狗有它的地域性,因此会看门;猫把老鼠当猎物,因此会捕鼠。欧美很多工作犬都是绝育过的,并不影响其工作能力哦!
10.有些主人认为宠物状况不适合手术,比如年纪小、年纪过大,过胖,体弱多病或正在发情的动物。
目前的医学研究认为狗早期绝育并没有直接证据显示荷尔蒙不平衡、影响骨骼发育或容易形成皮肤病之类的文献,因此年纪并不是一定不能手术的主要原因。年纪大、体弱多病或过胖的动物,麻醉需特别注意。发情中的动物是比较容易出血,但卵巢系韧带松弛,手术操作相对容易些,因此没有一定不可以手术的说法,但是比较不适合。
11.认为自己的宠物很乖或者血统优秀,想让Ta保存优良血统,不愿绝育。
其实受主人重视,百般宠爱的动物,不论任何血统都是幸福的孩子。反之,赛级名门后代,若没受到好好照顾,一样会养出人见人躲的叛逆宠物。
13.认为动物嘛就得要让Ta生养一次,毕竟是大自然赋予的功能嘛。
除非为了保留后代否则无此必要,况且怀孕、产子原本就会有一些必然存在的风险。想想看,连人都要节制生育(汗),所以让宠物们也节制生育谈不上不人道。再说,如不负责任的放任宠物们自由生育,将造成动物数量过剩,从而导致大量的宠物被抛弃,流浪,因饥饿和疾病而早早死亡。
看完了王院长详细的、深入浅出的解读,想必很多粑粑麻麻心中已暗暗有了自己的决定。在这里,我们想提醒各位小伙伴们,任何手术均存在风险,之前提到的绝育之优缺点也都属于考量范畴,并不都是“绝对一定absolutely会这样”哦,也套用院长一句话,这件事,见仁见智!
爱你的狗狗,就请你仔细观察、考量,选择适合Ta的一条“汪生大道”!请务必记住,Ta的一生,都靠你了哦~!
特医院的王院长
文字整理/赵婕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