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1月4日。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来的一个节气,也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二十四节气集解》:「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代冬至日百官放假,因冬至是一个安静的节气,此时阳气初萌,要注意养「藏」,静神少虑,节欲保暖,减少精神和体力的消耗。
冬藏
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慢性咽炎的人不要错过「三九贴」,可以增强夏季「三伏贴」的效果,也可以事半功倍地防治此类疾病,医院中医科都提供「三九贴」。即使夏天没有贴三伏贴,冬天仍然可以贴三九贴,贴敷治疗三年一个疗程,坚持才能见到效果。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忌食海鲜;注意保暖。
冬至饮食小贴士
适宜:牛肉、冬笋、菠菜、芹菜、鳙鱼、草鱼、鲫鱼、鸡蛋、豆腐、芡实
冬至阴极之至,阳气始生,阳气初生时,需小心保护,精心调养。《遵生八笺》曰:「冬至日阳气归内,腹中热,物入胃易消化。」此时进补最好。北方干冷,加上暖气烘烤,可适当吃些牛肉,以炖煮为好,同时搭配「滋润清热」的食材一起吃,如萝卜、白菜、豆腐、茼蒿、冬笋、菠菜、芹菜、马蹄、甘蔗、豌豆苗、塌菜等,防止干燥上火出现便秘、口疮、咽喉肿痛等症。
中部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要温和很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草鱼、鲶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多吃些温中散寒的食物,如蒜苗、茴香菜、韭黄、韭菜等,也可以在烹调时佐少量胡椒、香菜、花椒、辣椒等以温阳驱寒,但不可过量。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
南方潮湿冷,古人有冬至食赤小豆粥(即红豆)的习俗,「冬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李时珍把红豆称作“心之谷”,强调其的养心功效。富含铁质,能行气补血,让冬天手脚不再寒冷。红豆既补养又利湿,煮粥或煲汤时放一把,都很好。如果没有体虚之象,选择一些平补的食物就可以了,像鲫鱼、蛋类、豆腐、花生、山药、芡实等。
少吃:人参、鹿茸、附子、肉桂、肉苁蓉、动物血、墨鱼、蛤蜊、文蛤、海胆、青稞
寒冷的冬至节气需要养藏,滋益阴精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内容。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以免助火伤阴;晚餐不宜超过20点,吃肉宜久炖熟烂,不宜半生不熟或干硬。平和体质阴阳平衡,无需使用药物进补,否则容易上火。非医嘱,不宜用人参、鹿茸、附子、肉桂、肉苁蓉等大热之物进补;感冒、发烧、咳嗽时,不宜进补。
孙真人《修养法》:「是月肾脏正旺,……绝咸」,少吃咸味食物,如动物血、墨鱼、蛤蜊、文蛤、海胆、青稞等。
忌吃:龟肉、鳖肉、虾、蚌、蚶类、贝类、牡蛎、螺蛳、螃蟹、烧烤、腰子、生蔬菜
冬季忌吃生冷食物,海鲜一般都属于寒凉阴性类食品,若食,则最好与姜、醋等佐料共同食用。姜性热,与海产品同食可中和寒性,以防身体不适。而生蒜、食醋本身有着很好的杀菌作用,对于海产品中的一些残留的有害细菌也起到了一定杀除作用。
《纂要》:「是月勿食龟鳖肉,令人水病。勿食生菜(生的蔬菜),发宿疾。勿食虾蚌带甲之物,勿食獐肉,动气。勿食火焙食物(烧烤)。勿食生韭,多涕唾。」
《金匮要略》:「冬三月,勿食猪羊等肾。」
冬至运动小贴士
运动升阳,精力充沛,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冬天天气寒冷,自然界阳气不足,而人体与自然界之间都有一个相对的平衡,那么人体也就会出现阳气不足,自然也就容易犯困了。而动能升阳,多参加体育锻炼,比如快走、慢跑。每天运动最好,至少保证隔天一次,每次30分钟就可以了,避免大汗淋漓,这样会感觉到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需注意的是,我国冬季易出现雾霾天气,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室外活动。
冬至起居小贴士调控室内温度,养肾固精
《养生镜》中强调:「冬三月乃收藏闭塞之时,最宜固守元阳,以养真气。」故冬季要注意调控室内温度。室内温度太低,易伤人阳气;室内温度过高,又易出汗伤阴。同时,衣着应御寒保暖,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内衣以贴身、薄而软的棉毛织品为佳,不能紧勒腹股沟和腰部。外衣要稍宽大一些,使气血流通,四肢伸缩活动自如舒畅。
衣物的保暖性不仅与厚度有关,还取决于含气量和透气性。每层衣服之间具有良好的隔绝冷空气的作用,如果衣服层层裹紧,就会使衣服夹层之间的空气变少,保温作用反倒不明显。
中医认为,肾是元阳的发源地,要想养藏就要养肾固精:一要睡好子午觉,晚上11点之前一定要睡,中午小憩一会儿;二要多练「吹」字功,即深呼吸,呼气时念「吹」字,音调宜长,使气呼尽为止;三要少色欲,夫妻最好分床而睡,节欲保精。
冬至情绪小贴士
喜忧不经心
忧者见事而忧,喜者见事而喜,全取决于情绪。冬至有神补之说,「清心寡欲」便是神补的首要,《列子》上说:「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当人不被世俗所累时,由于精神负担小,人体的脏腑机能便不受七情所伤而能恪守其职,自然会健康长寿。
冬至饮茶小贴士
荞麦茶、红茶
荞麦又名净肠草,荞麦茶是用严格精选过的荞麦烘煎而成。据《本草纲目》记载:「荞麦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食疗本草》说它:「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当体内有热,消化不良时饮用甚好。
红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属性甘润温和,可以滋养人体的阳气,能够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生热暖胃作用颇佳。如果再添加一些蜂蜜、生姜、牛奶等则驱寒效果更好,还能补充各类人体所需的一些营养。冬天人们的思维能力相对减弱,红茶中咖啡碱的含量较绿茶稍高,冬饮红茶能够刺激大脑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敏锐,记忆力增强。
注:
本文是平和质节气调理指引,身体健康平和者可以参考施行。孕妇及南半球用户不适用。如遇各类症状及疾病请及时就医,本内容不作推荐,仅供参考。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信息白癜风多少钱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