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不足,血难补补气食疗大全

 

补气类食补大全

  1羊肉团鱼汤益气补不足

  用料

  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草果五个。

  制法

  上件熬成汤,滤净。团鱼五六个,煮熟去皮、骨,切作块。用面二两作面丝,生姜汁一合、胡椒一两,同炒,葱、盐、醋调和。

  功效

  主伤中,益气,补不足。

  注:本文见于元代忽思慧著《饮膳正要》。羊肉脚子,即一只羊脚。卸成事件,指将羊腿切碎。团鱼,甲鱼、鳖的别称。

  2八宝鸡汤调补气血

  用料

  党参5克,茯苓5克,炒白术5克,炙甘草215克,熟地715克,白芍5克,当归715克,川芎3克,母鸡1只,猪肉克,猪杂骨克,葱、姜、料酒、味精、食盐各适量。

  制法

  将以上中草药装入纱布袋内扎好。母鸡开膛去内脏及杂物,洗净。猪肉洗净,杂骨敲碎。生姜拍破、葱切成节待用。将鸡肉、猪肉、药袋、杂骨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打去浮沫,加入葱、姜、料酒,改用文火煨炖至烂,将药袋捞出不用,捞出鸡肉、猪肉,切好,再放入锅内,加少许盐、味精即成。

  功效

  调补气血。用治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

  3兔生补中益气

  用料

  兔,米泔米。

  制法

  兔去骨,切小块,米泔水浸,捏洗净。用酒脚浸洗,漂净,沥干。大小茴香、胡椒、花椒、葱花、油、酒,加醋少许,入锅烧滚,下肉,熟用。

  功效

  补益脾胃,清热止血。

  注:《本草》云“兔肉补中益气,不可同鸡食”。“兔生”见于清代《食宪鸿秘》。

  4羊肉松黄汤补益气壮筋骨

  用料

  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草果五个,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

  制法

  上件同熬成汤,滤净。熟羊胸子一个,切作色数大,松黄汁二合、生姜汁半合一同下,炒葱、盐、醋、芫荽叶调和匀。对经卷儿食之。

  功效

  温补气血,壮阳益肾,强筋骨。

  注:此文见于《饮膳正要》。熟羊胸子一个,即熟羊胸脯肉一片。松黄汁,即松黄粉浸的汁。经卷儿,指古代的一种面食。

  5水龙饣其子补中益气

  用料

  羊肉二脚子,切成乞马,白面六斤切作钱眼饣其子,鸡子十个,山药一斤,糟姜四瓶,胡萝卜五个,爪齑二两各细切,三色弹儿,内一色肉弹儿,外二色粉鸡子弹儿。

  制法

  上件用清汁下,胡椒二两、盐、醋调和。

  功效

  补中益气,滋阴强身。

  注:此文见于元代《饮膳正要》。水龙饣其子,即用肉丸和状似棋子的面块制成的食品。元代称氽丸子为“水龙子”。三色弹儿,即三种丸子。外二色粉鸡子弹儿,即另外二种是粉丸和鸡蛋丸子。

  6春盘面补虚益肾强身

  用料

  切面(细丝)克,羊肉、羊肚、羊肺各50克,鸡蛋2个,生姜3片,韭黄25克,鲜蘑菇25克,胡椒面、盐、醋各少许。

  制法

  将羊三件切丝,鸡蛋摊饼切丝,然后与姜、韭黄(末)、蘑菇同切面共煮熟,临熟下其他调料食用。

  功效

  本品为补中益气食疗方,常食用有扶虚补损之功,强身延年之效。

  7燕窝参益肺止咳

  用料

  燕窝5克,西洋参5克。

  制法

  将燕窝用水浸透,洗净,与西洋参同放入炖盅内,注入八成满的开水,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饮用。

  功效

  凡肺胃阴虚所致的干咳、咳血、潮热盗汗症,有较好的

  疗效。

  注:燕窝,乃金丝燕的巢窝,有养阴润肺、益气补中之功,向被视为珍贵补品之一。《本草再新》说它能“大补元气,润肺滋阴,治虚劳咳嗽,咯血,吐血,引火归源,滑肠开胃”。西洋参,说能“治肺火旺,咳嗽,痰多,气虚呵喘,失血,劳伤,固精安神。”

  8参枣糯米饭补气养胃

  用料

  党参10克,大枣20克,糯米克,白糖50克。

  制法

  先将党参与大枣用温水泡发,然后连水倒入锅里煮半小时,捞出党参及枣,留汤备用。糯米洗净,加水适量放在大碗内,上锅蒸熟后扣在盘中,把枣摆在上面,再把汤液加白糖煎成粘汁,浇在枣饭上即成。

  功效

  适于体虚气弱、身倦乏力、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便溏浮肿者食用,有辅助疗效。常人食用增强体质,有益健康。

  9软炸鹌鹑蛋补五脏

  用料

  鹌鹑蛋20只,鸡蛋清5只,淀粉25克,白面15克,葱姜汁15克,黄酒1克,细盐、味精、食油适量。

  制法

  鹌鹑蛋煮熟,剥去壳,用刀在蛋白上轻轻划些刀口,然后放入碗内,加葱姜汁、盐、味精拌匀腌一下,取出拍上干淀粉。同时把鸡蛋清放在平盘中,用方竹筷连续抽打,使其成为蛋泡,再拌入精白面粉、干淀粉成糊。接着,把锅烧热,放入食油1公斤,待油三成热时,把鹌鹑蛋挂上蛋泡糊,用汤匙舀入油锅炸至淡黄色捞出,装盘上桌。

  功效

  据《本草纲目》记载,鹌鹑蛋有“补五脏,益中续气,实筋骨,耐寒暑,清结热”之功效。鹌鹑蛋民间誉为“动物人参”。

  10玫瑰枣糕补脾肾益气血

  用料

  玫瑰5克,小枣克,蜜枣50克,红糖克,小米面50克。

  制法

  发酵好的白面放入食用碱,用鼻闻无酸味,放入盆中。红糖用玫瑰水溶化,与小米掺入发面中,调搅成半稀糊状。屉布用水浸湿,将调好的面糊倒入一半摊平,放上去核的小枣,再将剩下的一半央糊倒上,刮平,放上蜜枣,用屉布裹好,置旺火上蒸半小时即成。熟后晾凉,切块。

  功效

  补脾肾,益气血。适用于贫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患者食用,有增进食欲、防病保健的作用。

  11啤酒益气活血助消化

  用料

  啤酒适量。

  制法

  经常适量饮用,不宜加热。

  功效

  兴奋神经,益气活血,增进食欲,解热利尿,强心镇静。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肾病水肿、肺结核等均有一定的疗效,并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

  12茭白炒鳝丝补虚利肝肾

  用料

  茭白克,土豆克,鳝鱼丝克,生地10克,太子参10克,生姜5克,黄酒15克,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

  先将生地、太子参煎半小时剩小半碗滤清去滓。茭白、土豆洗净切丝,放入豆油锅内煸炒,倒入药汤,煮熟起出待用。把姜切成末与鳝丝共煸炒,放入黄酒,再入土豆、茭白丝同炒,起锅前放盐末及味精即成。

  功效

  本品适用于一切慢性病患者的保健食疗,尤其对肾病、肝硬化、尿毒症等疑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13羊肚肾粉补中益气

  用料

  羊肚(羊胃)1个,羊肾(羊腰子)4个,地黄克,干姜、昆布、地骨皮各克,白术、桂心、人参、厚朴、海藻各80克,甘草、秦椒各30克。

  制法

  将羊肾剖开去筋膜,洗净放入羊肚中,然后将其他各品研为细末,亦纳入羊肚内,用线扎紧两端,放锅内蒸熟,再晾干捣碎成粉。每次以黄酒送服5克,每日2次。

  功效

  有补中益气之功,久服体壮。

  14牛肉大米粥补气壮腰

  用料

  牛肉片克,大米克,五香粉、盐各适量。

  制法

  按常法煮粥。每日吃1次。

  功效

  大补元气。用治体虚乏力、筋骨酸软及气虚气短等症。

  15黄芪炖牛牛展补中益气

  用料

  牛牛展(股肌肉)克,黄芪30克,防风20克,升麻6克。

  制法

  将上的共放碗内盖严隔水炖熟,调味。吃肉饮汤。

  功效

  补中益气。有升提下陷脏器的功能,可治疗胃、肾下垂,腹股沟疝下坠及子宫脱垂等症。

  16牛肉胶冻补气血健脾胃

  用料

  牛肉0克,黄酒克。

  制法

  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大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每小时取肉汁1次,加水再煮,共取肉汁4次。合并肉汁液,以文火继续煎熬,至粘稠时为度,再加入黄酒,至粘稠时停火。将粘稠汁倒入盆内冷藏。食用时,取牛肉胶冻吃。

  功效

  适于气血汗虚弱、身体羸瘦、少食消渴、精神倦怠的患

  者食用。

  17牛肉清汤有益久病体虚

  用料

  瘦牛肉克,盐少许。

  制法

  用清水煮牛肉,水沸后捞去浮沫,改用文火煮烂,加盐。日饮汁2次。

  功效

  适于久病体弱、中气下陷、气短无力、唇白面黄、大便泄泻、浮肿、手足厥冷、畏寒以及头昏目眩。

  注:《本草求真》载:牛肉“补土固中,益气止渴,功用与芪无异。”

  18人参莲肉汤补气益脾

  用料

  白人参10克,莲子10枚,冰糖30克。

  制法

  先将人参及莲子浸泡,加入冰糖,装在盛药的碗内,隔水蒸1小时即成。吃莲子喝汤。

  功效

  用治病后体弱、脾虚、不思饮食、倦怠、自汗、泄泻。

  注:人参连续使用3或4次,最后可吃下。

  19人参汤元补中气安心神

  用料

  人参5克,玫瑰蜜15克,樱桃蜜15克,黑芝麻30克,白糖50克,鸡油30克,面粉15克,糯米粉克。

  制法

  ①将人参加水润软切片,再微火烘脆,研成细粉。鸡油熬熟,滤渣晾凉。面粉放干锅内炒黄,黑芝麻炒香,捣碎待用。②将玫瑰蜜、樱桃密用擀百杖压成泥状,加入白糖,撒入人参粉合匀,点入鸡油调和,再加入炒面揉至滋润成馅备用。③将糯米面和匀,渗水淋湿,成滋润的粉团,搓成长条,分成小团(每个重12克),然后捏成小酒杯形,包上心子,作成汤元。④将锅内清水烧沸时,将汤元下锅,文火煮至汤元浮起在水面上,约再煮2~3分钟即成。

  功效

  用治脾虚泄泻、心悸自汗、倦怠乏力。

  20人参米肚补益脾胃

  用料

  白人参10克,茯苓15克,甜杏仁10克,红枣12枚,陈皮1片,糯米克,雄猪肚1只,花椒7粒,白胡椒7粒,姜1片,猪头蒜4头,葱1根,味精、料酒、精盐、奶汤各适量。

  制法

  (1)中药的炮制加工:①选个大、头粗、色白、结实的白人参1枝,刷洗干净,装入茶盅内,加水75毫升,将参盅放入铝锅中(锅中水为参盅的一半),上旺火隔水煨炖30分钟,再用小火煨30分钟,离火后取出参盅,略冷,取出人参切为12片,晾干。参盅内的原质人参汤均存好,备用。②选肉质丰满、个大、无虫的大红枣12枚,微微用白酒喷洒数遍,清净红枣外面皮质,然后将枣剖开,取出枣核。③选结实连皮的白茯苓1块,洗净,备用。④选肥大的甜杏仁,放入开水锅中浸泡,煮至皮皱起时,置冷水中搓去皮,留下净仁,晾干,备用。⑤选老陈皮1个,淘洗干净,破为两半,取一半备用。⑥将去皮的甜杏仁均匀地放入12枚去核的红枣内,复将枣肉合好,备用。

  (2)膳料加工:①糯米拣净泥砂杂质,淘洗干净备用。②将猪肚用少量的白矾、盐搅匀,用手搓之,待猪肚黏液脱蒸时,清水冲洗干净。把猪肚由开口处翻过来,用刀刮去肚油,再翻过来。将洗净的猪肚用开水稍烫片刻,用刀刮净肚嘴处的一层白膜,再次洗净后备用。③姜拍破,蒜去衣,葱切作2根2寸长的节,备用。

  (3)药膳制作:①将糯米、人参、杏仁、红枣、茯苓、陈皮、花椒、白胡椒共同装入白净纱布口袋内,微微扎口,保持气体流通。②将装好各种中药的纱布袋放入猪肚内,置于皿子中,加入适量奶汤,放进料酒、精盐(味不宜过重)、姜块、葱节、蒜头。③旺火上笼约蒸2小时,待肚烂饭熟时,取出稍凉,从皿子中取出猪肚,再从猪肚中取出纱布袋。皿子中原汤留存备用。④将纱布袋打开,取出糯米饭用小碗盛好。取出12片人参另用小碗放好。取出12枚杏仁枣,放于一个瓷盆底部,其他如茯苓、陈皮、姜、葱、蒜、花椒、胡椒等均不用。⑤将猪肚斜刀片为薄片,放于红枣之上,再将12片人参放于猪肚之上。⑥小锅上火,将皿子内原汤注入,再加入参盅内的人参汤,一并烧开,略放味精尝好味,徐徐将人参肚片滔入瓷盆内,注意徐徐注入,以保持原来形态美观。

  小碗盛好的糯米饭,来自人参猪肚,称为“玉晶”。其营养价值之高,远非普通米饭所能比拟;其味之鲜美,更非其他米饭所能望其项背。全膳实为祖国药膳的一朵奇葩。

  功效

  适用于五劳七伤、虚损羸瘦、贫血、萎黄、咳嗽痰多、吐血咯血、慢性胃炎、胃痛、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气不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用脑过度、失眠健忘、神经官能症、脾胃衰弱、食欲不振、食入难化、大便浠溏、慢性肠炎、慢性痢疾、心脏病、结核病、水肿病、小儿营养不良、佝偻病、软骨病、智力发育迟缓、脱肛、白带异常、大病后和产后及手术后久不复原。

  注:本方药性平和,一般每周服1或2次。长期服用能显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推迟衰老,益寿延年。但在各种急性病发作期间忌用。

  21清蒸杏仁鸡润肠定喘

  用料

  甜杏仁50克,母鸡1只(约1公斤),盐、料酒、胡椒面、

  白糖、葱、姜适量。

  制法

  将鸡爪、头、颈剁去,从脊背开膛取出内脏杂物,洗净。葱切段,姜切片。杏仁用温水浸泡,剥去内衣。把鸡放入蒸盆内,加入鸡汤(或温水),撒上胡椒面、盐、白糖、料酒,再将葱、姜、杏仁放在鸡身两侧,隔水蒸1个半小时,取出拣去葱、姜即成。

  功效

  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便秘等患者服食,对癌症患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22五味子鸡补肾益肺

  用料

  五味子50克,母鸡1只。

  制法

  宰净的母鸡去内脏,然后将五味子纳入鸡肚内,缝合,置于锅内,加开水适量,大火炖熟。吃鸡饮汤,分3次吃完,连吃多次。

  功效

  补肾益肺,敛汗生津。凡劳伤羸瘦、肺虚喘咳、梦遗滑精、久泻久痢症有效。

  23参芪鸡治子宫及脏器下垂

  用料

  党参30克,黄芪60克,母鸡肉克,红枣5枚,生姜3片,盐2克。

  制法

  收拾干净的鸡,放入搪瓷盆内加水,加进药材和姜、枣(去核),隔水炖熟,加食盐调味。饮汤吃肉佐餐。每隔3~5天吃1次,连续3~5次有显效。

  功效

  治疗由于中气不足所致的体倦乏力、气短懒言,进而发生妇女子宫下垂、男子腹股沟疝气,痔疮脱肛,肝下垂、胃下垂等慢性脏器下陷。还用来治疗小儿夏令虚疖、阴疮入不收口。

  24母鸡滋补汤补气活血

  用料

  黄芪30克,山药30克,党参10克,当归10克,藕20克,老母鸡1只,桂皮、花椒、姜、盐等适量。

  制法

  将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杂物,把以上5种中草药等用纱布包扎好,另把桂皮等佐料也用纱布包扎好,鸡放入锅内,下两个纱布包,加水淹没鸡体,先旺火后文火煮烂,食时加盐或调料。每日3次佐餐。用后加热,连续服用1周。

  功效

  增加机体造血及细胞修复功能。各种中药具有补气活血、健脾胃、助消化等作用,更适于严重烧伤、大手术后患者服食。

  25水晶鸡夏季温补佳肴

  用料

  母鸡1只(约克),冻粉20克,葱、姜、料酒、味精、盐、大料各适量。

  制法

  将净鸡从脊部剖开,剁去鸡爪、嘴,斩成小块,平铺容器内,将葱、姜、大料拍碎,撒在鸡块上,加盐、料酒腌3小时,然后上笼蒸1小时,取出晾凉,拣去葱、姜、大料,将鸡块分装5个碗内,待用。用清水约克,加盐、料酒、味精调味,加上冻粉上笼蒸化,取出过滤,盛入装有鸡块的碗内,入冰箱冻结即成,食时从碗内扣出。本品晶莹透明,味美凉润。

  功效

  温中,益气,补髓,填精。治虚劳羸瘦、中虚胃呆食少、泄泻、消渴、水肿、产后乳少,夏季暑热食用最为相宜。

  26人参炖乌鸡补五脏六腑

  用料

  乌鸡2只(约0克),五花猪肉克,人参10克,葱、姜、盐、味精、胡椒粉适量。

  制法

  将收拾干净的鸡剔去全部骨头,切成方块。再将乌鸡骨同五花肉、鸡肉放入砂锅内加清水、葱、姜,上火烧开,改为文火煨3个小时,至汤清味浓时,过箩。过箩后,再倒入砂锅内,下入鸡块和人参,加精盐、胡椒粉、味精和少量的上等白酒,放置火上烧开,沸后,撇去浮沫,转文火慢慢煨炖,待鸡肉嫩烂,人参松软,即可。

  功效

  有补五脏六腑、安神定魂、止惊明目、开心益智、延年益寿之功。

  27奶油珍珠大补诸虚

  用料

  鹌鹑蛋10个,红枣8个,牛奶克,橘子瓣、盐、味精、洋粉各适量。

  制法

  鹌鹑蛋用冷水煮开,焖熟,再放入冷水内浸凉,剥去蛋皮。将红枣用开水泡软,再用小刀剔去枣核,洗净。砂锅中加鲜汤半碗,倒入鹌鹑蛋,加盐、味精,烧沸,再下红枣煮沸,立即倒入鲜牛奶,勾洋粉芡,批上明油,出锅,装平盆,盆边用橘子瓣围边。此菜色彩鲜艳、奶香扑鼻、鲜咸微甜、营养丰富。

  功效

  适于儿童、孕妇、产妇和年老体弱的人食用。

  28爆炒人参鸡片大补元气

  用料

  鲜人参15克,鸡脯肉克,冬笋25克,黄瓜25克,鸡蛋1个,盐、料酒、湿淀粉、葱、姜、香菜梗、鸡汤、猪油、香油各适量。

  制法

  鸡脯片成长方形的薄片。人参洗净,斜刀切成薄片。冬笋、黄瓜斜切片,葱、姜切丝,香菜梗切段。将鸡片上抹盐、味精后拌匀,下入蛋清,湿淀粉拌匀。将勺内放猪油,油锅五成熟时,下入鸡片,用筷子打散,熟时捞出,控净油。用盐、味精、鸡汤、料酒兑成汁。再将勺内放底油,油六成热时,下葱、姜丝、笋片、人参片煸炒,再下黄瓜片、香菜梗、鸡片,烹上汁,颠翻几下,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

  大补元气。用治身体虚弱、脏腑功能减退。

  注:感冒或急性症患者忌用。

  29清蒸人参鸡大补元气

  用料

  人参15克,母鸡1只,火腿10克,水发玉兰片10克,水发香菇15克,精盐、料酒、味精、葱、姜、鸡汤各适量。

  制法

  ①母鸡宰后去毛,开膛取出肠及杂物,放入开水锅里烫一下,用凉水洗净。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均切片。②人参用开水泡开,上笼蒸30分钟,取出。③将母鸡洗净,放在盆内,放入人参、火腿、玉兰片、香菇、葱、生姜、精盐、料酒、味精,添入鸡汤(淹没过鸡),上笼,在旺火上蒸烂熟。④将蒸烂熟的鸡放在大碗内,将人参(切碎)、火腿、玉兰片、香菇摆在鸡肉上(除去葱、姜不用),将蒸鸡的汤倒在勺里,置火烧开,撇去沫子,调好口味,浇在鸡肉上即成。

  功效

  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用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气血津液不足。

  注:感冒期间忌用。

  30慈禧点食“麻豆腐”

  用料

  鲜嫩羊肉,胡萝卜,豌豆苗,麻豆腐(系用细豆腐渣发酵而成)。

  制法

  选用鲜嫩的羊肉和胡萝卜,切成小方丁,再加以少量鲜嫩豌豆苗,炒之前将胡萝卜丁和豌豆苗用热汤油浸泡一定时间,使其保持色泽和鲜美的味道。烹炒时,先在锅内放一些香油,油热后放羊肉丁和适当甜面酱煸炒,以调解麻豆腐的酸性和羊肉的膻气。待羊肉八成熟时,即放入麻豆腐加盐翻炒,要多烧几开。等麻豆腐没有生豆味时,再放入豆苗和胡萝卜丁,炒匀后盛在瓷盘中,上面撒上一层预先炸焦的细干辣椒丝便可食用。

  功效

  麻豆腐是用黄豆制作豆腐剩余的细渣,经过发酵而成。它含有酸味,有助于老年人开胃消化、软化血管,并有使人机体免于迅速老化的作用。

  注:《中国烹饪》介绍,慈禧太后幼时,曾与一家豆腐坊为邻,故常食炒麻豆腐。选进宫后,又想食此物,便传话御膳房,这可难坏了那些名师高手。大家想,老佛爷点食这道菜,不做吧,有抗旨杀头之罪,做吧,可连见也没见过。厨师们无奈,便到豆腐坊和穷苦人家走访打听,才知道麻豆腐原是北京贫民喜食的一种普通菜肴。御膳厨师回宫以后,经过反复琢磨,认为若按民间做法,外观不美,酸膻味浓,惹恼太后吃罪不起,于是重新安排了上述的配料和烹制方案。这道菜的颜色有嫩红的羊肉丁、翠绿的豌豆苗、鹅黄的胡萝卜丁,宛如盘里的翡翠玛瑙一般,十分好看。慈禧吃了这特制的炒麻豆腐之后,非常高兴,并赐给御膳房厨师赏银。

  31地骨爆两样补气养血

  用料

  地骨皮12克,神曲、陈皮各10克,嫩羊肉克,羊肝克,湿淀粉、食油、葱丝、豆豉、盐、白糖、黄酒各少许。

  制法

  先将地骨皮等三味中药加水煎煮40分钟,去渣,加热浓缩成稠液,备用。嫩羊肉及羊肝洗净,切丝,用湿淀粉拌匀,再以食油爆炒至熟,烹加药液和葱、豉、糖、盐、酒等调料,收汁即成。分顿食用。

  功效

  适于久病体虚、手术及产后补养用。

  32五彩鹿丝补虚羸瘦弱

  用料

  鲜鹿肉克,冬笋丝、冬菇丝、红萝卜丝、芹菜丝各适量,米粉50克,葱丝、姜末、酱油、盐、食油各少许。

  制法

  鹿肉洗净,切丝。油锅烧热,将葱、姜煸炒出香味,下冬笋等四丝爆炒,烹酱油、盐翻炒,出锅,盛在平盘中,撒上用油炸过的米粉即成。本品甘香可口,色彩绚丽。

  功效

  对人体有补益气血作用,适于病后、产后、手术后的人食用,常人食用增进体质、延年益寿。

  33炒榛仁补气血增食欲

  用料

  榛子仁(炒)50克,白糖适量。

  制法

  将炒焦的榛子仁捣碎研末,加糖拌匀食用。每日1或

  2次。

  功效

  用于气血不足及病后体虚乏力、身体消瘦、饮食减少。

  34党参烧蹄花大补元气

  用料

  净猪蹄10个,党参25克,盐、味精、料酒、白糖、葱、姜、糖色、香油水淀粉、食油、鸡汤。

  制法

  ①猪蹄用火燎去毛,用开水浸泡,刮干净,然后用刀劈开,再用葱姜水煮去掉异味。②锅上火注入食油,将鲜葱、姜煸出香味,放入鸡汤,调好色味,锅底垫好竹篦子,再放入猪蹄用微火煨4小时左右。③党参用温水浸泡后,上笼蒸透,然后切片待用。④猪蹄煨好后,剔去骨,再放回锅中,加入党参稍煨,待汁浓肉烂时挑去葱、姜,将猪蹄摆入盘内,用原汁勾芡浇上即可。

  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固表。用治病后体虚、产后贫血、气虚乳少。

  35红参牛头大补五脏

  用料

  牛头1个,红参50克,火腿、干贝、口蘑、海米、母鸡、肘子各适量,盐、味精、白糖、料酒、糖色、白酒、葱段、姜丝各少许。

  制法

  ①用母鸡和肘子煮汤。口蘑用开水发泡后抠去泥沙洗净。干贝、海米洗净泥沙。牛头用火燎去毛后,放于温水中,将焦毛刮去,再用小火把面皮部分烧焦,入温水刮洗,如此反复几次后,放于大锅中用沸水煮至能去骨时,捞出去掉大骨,并加工成5厘米见方的块,再用清水、葱、姜和白酒反复煮几次以去异味。红参用温水浸泡后上笼蒸透,晾凉切作片。②取炒锅1个,锅底垫好竹篦子,将牛头肉摆好,再把火腿、干贝、口蘑、海米、母鸡、肘子及汤放入锅内,加入盐、糖色,用微火烧5小时左右。牛头烧好后翻扣盘中,再将红参片放入牛头汁中,加入味精收汁,浇在盘中即可。

  功效

  补五脏,安精神,明目开心益智,久食轻身延年,大补元气。用治体虚乏力、形寒肢冷、脾虚食欲不振、虚劳心悸、久虚久痢、腰膝酸软。

  36豆蔻酿凤翅理气健胃

  用料

  鸡翅膀24个,豆蔻15克,火腿、青椒、胡萝卜、冬笋各适量。盐、味精、胡椒面、料酒、葱、姜水、淀粉、鸡油、清鸡汤各少许。

  制法

  豆蔻加少许清水上笼蒸透。火腿、胡萝卜、青椒、冬笋,切约5厘米长的粗丝,用沸水冲烫后待用。锅内注入水,放葱、姜调好味,将鸡翅煮熟,捞出晾凉。鸡翅取中段剁去两头,将鸡翅骨抽出,把4种粗丝及豆蔻镶穿于鸡翅中。加工完毕后,将鸡翅放入盘中摆齐,再上笼蒸透取出,用清鸡汤调好口味,勾芡,淋入鸡油调匀,浇入盘中即成。

  功效

  清香理气,醒脾散寒,滋养健胃。适用于虚劳瘦弱、食欲不振、湿阻气滞、胸闷腹胀、脘腹冷痛、噫气、呃逆、呕吐、虚劳心悸、久泻久痢。

  371白果清炖鸡固肾补肺

  用料

  雏母鸡1只,白果,水发冬菇、冬笋、火腿各50克,盐、味精、料酒、胡椒面、葱、姜。

  制法

  ①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冬菇去蒂洗净,切成柳叶片。火腿切片,葱切段,姜切片。白果剥去硬皮和内衣。②取砂锅一个放满清水,将鸡放入,上火烧开,滤去血沫,然后放葱、姜、冬菇、冬笋、火腿、白果,用微火烤炖3~4小时,鸡熟后将葱、姜挑出,下盐、味精、料酒、胡椒面等调料即成。

  功效

  补肾温肺,益气平喘。适用于肺结核咳嗽、老年体虚哮

  喘。

 









































白癜风会治好吗
白癜风那家医院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iw.com/jbcs/5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