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在儿童中的发病比例很高,约占1%~4%,也就是每个宝宝中,就有1~4个是疝气宝宝。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满月前的宝宝、几个月大的宝宝,甚至几岁以后的孩子,都可能会得疝气!
不过对于小儿疝气,还有很多家长不是很了解:有的发现孩子得了疝气,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也有些家长呢,认为疝气不疼不痒,根本不需要手术治疗;甚至有些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孩子得了疝气!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疝气?
男宝宝:疝气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而且大多数是腹股沟斜疝。现实生活中,小儿疝气很多都是家长在无意中发现的,突然看见孩子的阴囊上方或者是在大腿根附近发现有包块,包块可大可小,在宝宝剧烈哭闹或者运动时增大,有时甚至下降到了阴囊里,在安静状态或者平卧后缩小,甚至完全消失,这就很可能是得了疝气。
女宝宝:刚才提到的是男孩疝气,女孩疝气是什么表现呢?女宝宝得了疝气后,在阴唇的上方会出现包块,宝宝一般没有明显的疼痛感,包块也会因为宝宝活动量的改变而变大或者消失。但如果包块一直不消失,这种情况就要警惕苗勒氏管囊肿了,它的形成类似于男孩的鞘膜积液。
有些疝气呢,家长可能在孩子几岁以后才发现。因为疝气平时不疼不痒,孩子也没有任何的反应,如果包块再小一点,一些比较粗心的家长平时也就可能注意不到。某一天,孩子因为哭闹或者剧烈活动,导致腹压增大,包块突然明显了,或者发生嵌顿了,孩子说腹股沟这个位置疼得厉害,哭闹得不正常,家长才会比较容易发现。所以提醒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身体的每个部位。
腹股沟疝气与鞘膜积液区别也有些家长说,自己孩子阴囊部位也有包块,但并不是哭闹的时候增大、平时就缩小或者消失,而是包块长时间在那,几个月都不消失,或者始终存在,从外观看起来亮晶晶的,这是不是腹股沟疝气呢?其实呢,这种情况很可能是鞘膜积液。鞘膜积液的发生原理和腹股沟疝一样,都是因为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导致的。不过两者不同的是,腹股沟斜疝未闭合的鞘状突空隙比较大,所以穿过空隙突出来的是肠管等腹腔内的脏器组织,而鞘膜积液未闭合的鞘状突空隙比较小,是由腹腔里的液体流出来所形成的。
疝气必须要手术治疗吗1岁以内:或可自愈1岁以内的宝宝患有疝气,可以不用急于治疗,因为有自愈的可能。家长要做的就是避免宝宝剧烈运动或者哭闹等,以免腹压增加,使疝气膨出。如果包块突出了,要注意观察包块的软硬程度。
若包块较软,而且在宝宝安静状态下或者平卧后能够还纳回腹腔,就不用过于担心。但是如果包块突出了2~3小时后仍不能回纳,而且越来越硬,甚至红肿了,宝宝哭闹也越来越厉害,则说明可能发生了疝气嵌顿。这种情况对宝宝来说非常危险,医院就诊,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停留的时间越久,脏器组织就越容易发生水肿,卡在那里就更不容易回纳。而卡得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血液运输障碍,会导致肠道或者卵巢等组织器官缺血、坏死!甚至会有生命的危险!
1岁以后:及早手术到了1岁以后,宝宝的疝气还没有自愈,就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了,因为1岁以后,未闭合的鞘状突已然不能再闭合了,建议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