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基金定投真实的谎言
真理往前逾越一步,有时就成了毛病或谎言。基金投资中就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常常误导着投资者,比如越来越被神化的基金定投。 定投即其变种 基金定投顾名思义,就是定期去投资基金,类似于银行储蓄中的零存整取。定期定额则是基金定投中最常见的方式,投资者只要把钱存在相应的银行账户里,每一个月就可以按固定的日子、固定的金额去自动投资预先设定好的基金。明显,定投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免除“择时”的烦恼,投资者省心省力。比如你每一个月投资一千元基金,1年中,有的月份你可能买在高位,而有的月份则买在低位,平均下来可能会在年均值附近,这一定程度上躲避了市场波动的风险。近年来,一些机构还对基金定投进行了若干优化,如引入一些算法,进行月度的量化择时或增减投资额度,构成所谓的“智能定投”。但这些“智能”的调解作用是有限的,并不能根本改变定投的基本属性。 我算是基金定投最早的设计者之一,2002初,我所在的华安基金就和交通银行一起推出了国内首个基金定投业务。平心而论,基金定投作为基金投资方式的一种,有其很多公道的意义,但近年来,定投被基金公司赋予了太多的功效,被包装成“高收益”、“无风险”北京医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不用操心”的投资方式,乃至还可听到“基金定投两年买房结婚不是梦”等之类动听的广告语。逾越了这一步,基金定投的公道内核就渐渐沦丧,对投资者而言就医治白癜风权威医院成了一种销售谎言。 十年定投跑输银行存款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十年的投资够长时间了吧,我们无妨来实证测算下10年定投的效果。以上证综指为例,如果你采取定期定额的方式,截至今年6月底,以月收盘指数计算,那么你近五年定投的总收益为10左右,近十年定投的总收益为20左右,折年复合回报率2,还不及银行定期存款。不仅如此,你还要有强大的心脏,来忍受定投进程中资产屡屡被“腰斩”的煎熬。 这样残酷的结果可能会让许多参与定投的人难以接受,我们有必要对基金定投背后的逻辑进行一些剖析。定投如果能够长时间获利,最少应有两大假定条件:1是市场难以预测,用均摊的方式能捕捉市场的平均机会;2是市场中长期总是上涨的,所以只要你长时间坚持,就一定可以获利。不难看出,中国的市场情况虽然完全符合第一种假定情况,但与第二种假定相去甚远。真实情况是,中国股市常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攀上一个不可思议的高点,然后就进入一个渐渐的“熊”途。2007年10月,上证综指创下了6000点的高位,快3年过去了,现在只有2500点。在我所接触到的基金经理中,大部分人都认为未来5年,不会再看见6000点了,悲观一些的,乃至觉得一生都没戏了。固然这可能还算是相对荣幸的,由于如果你投的是日经225指数,那么其1989年末收于38916点,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幻灭,日本股市延续走低,期间乃至没有大幅的反弹,至今20年过去了,该指数也仅在万点上下,其亏损度更是不堪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