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健康疝气的手术和中医治疗

鹿苑健康--分享健康,服务他人;   腹股沟疝气及股疝气   最常见的疝气是「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在胎儿时期,腹腔在腹股沟虚有一个凸出的囊袋,正常人出生时,这个囊袋应已闭合,但是有些人闭合不全,於是腹腔内容物(如肠子或腹网膜)会掉落到这个囊袋,而形成疝气。这种形态的疝气叫做「非直接型腹股沟疝气」,常在婴孩时期就被发现,但有些人则到成年时才发作。通常在腹压增加(如哭啼或咳嗽)或站立时,肠子或腹!无法自动复位,只要用手经轻按压,也可逐渐复位。如果脱出的肠子或腹网膜卡死在疝气袋里,无法顺利按压使它复位,医院请医师处理,否则肠子卡久了,血液循环受阻,可能导致肠子坏死,这就是所谓的「嵌入性疝气」。   另有一种「直接型腹股沟疝气」,常发生在年纪较大的病人。因为长期咳嗽,慢性便秘或排尿困难等因素,导致腹股沟虚的肌肉变薄变弱,因而站立时会鼓出来,形成疝气。还有一极好发於女性的「股骨窝疝气」,疝气不由腹股沟处鼓出,而由其下方股骨窝处鼓出。一般而言,直接型疝气较不容易卡死,而股骨窝疝气则很容易形成嵌入性疝气。腹壁外看得到的疝气还有「脐疝气」、「腰疝气」,以及手术後造成的「伤口疝气」等等。   以上都是身体外表看得到的「外疝气」,此外尚有发生在身体内部,虽然外表看不出来,但仍会有症状,叫做「内疝气」;如「横膈膜疝气」与「闭锁孔疝气」等都是。此外,因外伤而引起的疝气叫做「外伤性疝气」。   脐疝气   脐疝气通常可自行闭合,很少需要手术,三分之二的脐疝气小孩子在一岁前就会闭合。脐疝气的缺口在一公分以内者,通常在二岁前几乎闭合,五岁以前都会闭合。若缺口在二公分以上则很少自行闭合,须以手术修补,最佳的手术时机是二到五岁。六岁以後的小孩子若仍有脐疝气,应予手术修补,因为从此时开始,脐疝气嵌顿的机率会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若不幸发生嵌顿,无论年龄大小均应手术。   腹壁疝气   有腹璧中线疝气,半月线疝气,obturatorhernia(闭孔疝气),spigelianhernia(外侧腹壁疝),lumbarhernia(腰部疝气)sciatichernia(坐骨疝气)perinealhernia(会阴疝气)等多种位置发生的疝气,修补方式也是分为组织修补及人工肌膜植入两种。由於较少发生,故较不容易察觉。是以当身上有不明肿块宜即早就医诊治。   切口疝气   术後6个月到年发生,宜早期治疗   临床特性:疤痕出现肿块,局部不适,亚急性肠胃阻塞,皮肤变薄及萎缩,最後溃疡或破裂

疝气手术

疝气手术主要是指疝修补手术,是将缺损的两端用缝合线强行拉拢,以修补缺损;由于外科常见的疝气分为腹股沟疝气(多由于肌肉筋膜薄弱或先天腹壁缺损所造成)及伤口疝气(腹部手术伤口感染引发),所以疝气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腹股沟疝气采局部或半身麻醉,伤口疝气则多采全身麻醉。利用一个比疝气缺口更大的一体成型人工网片来修补并加强受损的腹壁缺口,整体构造包括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及一连接中轴,网具的中轴用来堵住疝气缺口,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可贴覆在受损腹壁的内外侧,运用水坝修补的抗压原理加强抗压力,可挡住腹壁的压力,不会导致腹壁拉力增加,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与复发的可能性。经过三年的追踪显示,使用无张力三合一人工网片的患者复发率低于0.05%以下,且兼有手术时间短、疼痛度低、复原速度快等优点,通常患者手术后只需住院-2天,可以快速回复正常工作及生活。此手术目前属自费项目。

人工网片的选择:

该手术过程中会选择轻质量人工网膜(LightweightPartiallyAbsorbableMesh),该网膜为运用现代科技而发展的新型态网膜,起源自欧洲,可以使用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其主要特色为部分材质可吸收,孔洞大,使得异物残留较少,易形成较具弹性并切合腹壁结构的结痂组织。整个手术采取局部麻醉,偶尔采用区域阻滞麻醉,很少应用全麻。多年手术应用显示该手术术后没有进一步的并发症,没有患者发生严重的或持久性的术后疼痛,手术的复发率较低。

传统手术方法是在疝气患处切一伤口。通常会切除疝气囊,突出之组织推回腹腔。接着进行腹壁修补的工作。医师将腹壁的开口或薄弱处周围的肌肉拉合以覆盖缺陷处,使用数条缝线将肌肉缝合固定。此种方法将组织直接缝合,手术后疼痛感较强、复发率较高且病人复原时间较长。

然而,使用人工植入双层修补装置的无张力疝气修补手术仅需要一个约4到6公分长的手术切口,若是以腹腔镜进行疝气修补会在腹部留下3个穿刺孔伤口。

手术对比

程度

传统缝合手术

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双层修补装置的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原理

直接以线将疝气受损组织互相拉扯缝补起来的张力手术

由多个微小切口放入腹腔镜器械,于腹膜及腹壁间放入人工网膜修补缺口

置入一体成型的人口网膜,可同时修补各疝气缺口,并加强受损腹壁内外的巩固及修护能力

其它说明

缝合处张力大,术后痛感较剧,且更容易引起复发

手术时间长,自费额最高、需全身麻醉,医师学习曲线长、并发症较为严重

无张力手术原理,不会产生组织拉力、不易复发,且恢复期最短,仅需半身或全身麻醉

复发率

0-5%

低于-.5%

低于0.05%

术后疼痛感

较疼痛

低度疼痛

低度疼痛

恢复期

2周以上

4-6天

3-5天

中医疗法

枳壳鸡蛋汤治疝气 腹外疝俗称“小肠串气”,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壁的某薄弱部位向外突出所形成的病变。本病属中医“疝气”范畴,多因寒湿或湿热之邪滞于厥阴肝经,经脉不利所致。笔者临床验证,服用枳壳鸡蛋汤治疗有良效。   取枳壳60克,煎汁去渣,然后将鸡蛋两个放入其药汁内煮,至蛋熟后将蛋壳敲碎,药汁与蛋一次顿服,每日一剂。一般服药5剂可愈。   此方具有行气宽中除胀之功效,可治疝气(腹股沟斜疝)。孕妇及气虚者慎服。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郭旭光小儿疝气的中医治疗疝是指体内脏器(如小肠)穿过较薄弱的隔膜进入异位体腔所形成的一种疾患。根据疝所发生的部位,一般常见的可分为腹股沟疝、股疝、脐疝等。根据其发病过程又可分为复性疝、难复性疝和嵌顿疝等。小儿最易发生的是腹股沟斜疝,尤以2岁左右的男性小儿为多见。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发生常与先天因素有关。当疝症发生时,在患儿腹股沟一侧或是两侧有光滑、整齐稍带弹性的肿块突出或进入阴囊,此时若患儿咳嗽,肿块处可触及有膨胀性冲击感,患儿安静平卧时,肿块即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这种疝大多属可复性腹股沟斜疝,在小儿今后的发育过程中大都能自愈。若非手术治疗,一般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及针灸、推拿等方法。现介绍几种中医疗法。●元桂1克,升麻3克,吴茱萸3克,桔核2克,荔枝核2克,金铃子2克,青木香1克(以上为一日量),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半月为一疗程。●黑色大蜘蛛(去头去足焙干)10克,桂枝尖20克共研成细末,过筛瓶装密封备用。每次以每公斤体重0.2克的用量用开水或稀饭送服,早晚各1次,连服半月为一疗程。●小茴香30克,水煎熏洗患处,每天2次。针灸、医院视患儿具体情况治疗。对于难复性或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小儿疝气且病情较重者,当以手术治疗为宜。平时尽量避免小儿气恼吵闹,疲劳、受凉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病症。当疝气发作时,应让孩子卧床休息,并可小心轻压疝的下端,协助复位。文章来源:上海中医药报作者:沈权民(医院外宾诊疗部)治老年疝气验方小茴香8克,稍研碎,每次用6克,放入陶瓷茶杯内,倒入沸开水00毫升,盖火局0分钟,待微温一次服完。5分钟后,再用沸开水00毫升冲服第二次。服后即仰卧,两下肢并拢,膝关节半屈曲,静卧40分钟,若疝块不回复,次日再服一次,一般服用~3天见效。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作者:李子云广西名老中医水果核治疝气疝气俗称“小肠气”,一般泛指腔体内容物向外突出的病症。常见有腹股沟疝、股疝、小儿脐疝等,其发病多与肝经有关,故有“诸疝皆属于肝”之说。本病多以气痛为主症。荔枝核治疝气荔枝核、大茴香各等份,黄酒适量。荔枝核炒黑,大茴香炒焦,捣碎,研末。每服5克,温酒送下。或荔枝核5克,焙干为末,空腹白糖调服。龙眼核治疝气龙眼核(去皮)炒黑研末,每次5~0克,早晚用高粱酒送服。或龙眼核洗净,焙干为末。每日9克,黄酒送服。橘核治疝气橘核0克,荔枝核0克,小茴香5克,川楝子0克。水煎服,日两次。柑核治疝气柑核50克,金橘两个,红皮蒜两头,白糖50克。水煎服。樱桃核治疝气樱桃核(陈醋炒)60克,研细末。每次5克,开水煎服,每日3次。枇杷核治疝气枇杷核0~20克(杵碎),水煎服,每日两次。芒果核治疝气芒果核50克,柴胡9克,川楝子9克,白芍30克,枳实9克,荔枝核30克。水煎服,每日两剂。文章来源:上海中医药报作者:刘光泉

更多医学和健康文章,请阅读原文

鹿苑健康-中医探索,健康食品,养生锻炼

点击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能治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iw.com/lctx/19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