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最终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夷陵人,你对我区分级诊疗工作了解透彻吗?
群众
什么是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就是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诊治。大医院治大病,小医院治小病。
工作人员群众
分级诊疗包括哪些内容?
分级诊疗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层首诊。患者看病应先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二是双向转诊。能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在卫生院诊治,不能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医院或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诊治,医院诊治的转到省、医院诊治;医院治疗稳定后再向下转。小病在基层,医院,康复回基层。新农合对下转患者报销时不再扣除下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三是急慢分治。特殊、急、危、重症患者可以就近选择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四是上下联动。医院治疗稳定后下转的患者,由上级医疗机构提供治疗方案和指导。
工作人员群众
为什么要实行基层首诊?
一是节省费用。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收费标准最低,医保(新农合)“门槛费”最低、报销比例最高,可以节省很多医疗费用。医院。不能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转诊平医院治疗。只选对的,不选贵的。三是转诊方便。我区分级诊疗转诊已实行网上办理,转诊不仅不用多跑路,到接转医疗机构还有人接应,可以享受VIP式的导医服务,不需另外托人办理挂号、住院。
工作人员群众
医保患者如何转诊?
医保患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医疗机构办理转诊时,先填写纸质《转诊申请单》,然后由经治医生在网上办理,再按电话或短信通知,持《转诊申请单》、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及相医院诊治。
工作人员群众
新农合患者如何转诊?
新农合患者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以上医疗机构办理转诊时,先由经治医生网上办理,患者再按电话或短信通知,持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及相医院诊治。
工作人员
群众
分级诊疗是否真的能节省费用?
以一个疝气(腹股沟斜疝疾病)患者(参合农民)住院为例,医院治疗个人承担的费用如下表:
门槛费(元)
约需医药费用(元)
可报销费用(元)
报销比例
报销金额(元)
个人承担费用(元)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
95%
医院
60%
医院
医院
6
55%
省级医疗机构
0
6
0
45%
工作人员群众
不按规定转诊有什么不好?
凡未办理转诊手续自行选择到上级医疗机构诊治的,新农合患者报销金额降低50%,医保患者不予报销。
工作人员群众
异地居住、务工、上学、探亲期间住院医保(新农合)如何补偿?
参保(合)农民在区外居住、务工、上学、探亲期间如患病,应首选当地基层医疗机构或一级医疗机构就诊,特殊、急、危、重症患者可以先按“就近、就急”原则选择医疗机构抢救和住院治疗,但患者或其家属应在3个工作日内根据病情到区内医疗机构(医院或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医保办(合管科)办理网上登记转诊(医保患者还须填写纸质《转诊申请单》),并报区医保局(区合管办)审核。
工作人员群众
医院有哪些告知义务?
一是要向患者告知分级诊疗的好处、根据病情是否应该转诊。二是对需要转诊的患者要告知转诊程序和报销政策。三是要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对自主选择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转出、转入医疗机构的医生都要告知自主择医对其医疗费用负担的影响,让患者或家属签字,表明知晓政策;患者坚持自主选择上一级定点医疗机构诊治的,仍可通过健康之路转诊平台办理转诊,但必须在平台上勾选“自主择医”。对不愿下转的患者也要由患者或家属签字同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