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间降息可能性不大数量型宽松为央行首选
中国1月份CPI同比上涨0.8,涨幅低于去年12月份的1.5和市场预期的1。交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表示,虽然CPI和PPI双双回落,但中国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对正面临资金流出压力的中国而言,降息将进一步下落人民币的吸引力,从而加速资金外流。数量型宽松仍是目前中国央行的政策首选项。比如准备金率的提高和下落,央票的发行等。 交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称,由于去年春医治白癜风医院节在1月份,导致食品价格基数较高,因此今年1月份食品CPI同比涨幅被明显拉低,白癜风的病发缘由这是CPI回落的重要缘由。 另外,石油价格的下跌也进一步拉低了非食品CPI。但这些因素均不能表明国内总需求在趋势性恶化,因此当月CPI的回落也与通货紧缩风险无关,报告认为通缩风险仍然是有限的。 另外,中国1月份PPI同比跌幅为4.3,与去年12月份相比跌幅明显扩大1个百分点。报告认为中国批发物价的着落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密切相干,因此PPI跌幅的扩大一样不能说明中国总需求在恶化。实际上随着近期国际油价开始显现触底企稳的迹象,未来中国的PPI跌幅不大可能进一步扩大。 虽然CPI和PPI双双回落,但报告仍认为中国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CPI和PPI的回落并不能准确反应总需求的走势。既然中国央行曾认为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有益,那么一样在很大程度上由油价下跌所引发的国内通胀放缓应当也不会被中国央行视为一个重要威胁。 另外,对正面临资金流出压力的中国而言,降息将进一步下落人民币的吸引力,从而加速资金外流。数量型宽松仍是目前中国央行的政策首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