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企业经常听到“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这两个热词。
部分企业对于“专精特新”与“高新技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够明确,其实二者之间既有重叠,又有模糊。
“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都是高技术、高核心竞争力的标志,都是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
因此,正确认识“专精特新”与“高新技术”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避免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定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是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
其中,“专”指专业化与专项技术,企业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中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
“精”指精细化,企业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
“特”指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特色化,产品或服务具有行业或区域的独特性、独有性、独家生产的特点;
“新”指自主创新与模式创新。
专精特新企业普遍规模不大,但都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技」,在细分领域建立了竞争优势,具备一定话语权。
专精特新企业一般精耕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和电力装备十大领域。
高新技术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通过科学技术或者科学发明在新领域中的发展,或者在原有领域中革新似的运作。在界定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的基础上,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问题可以从年国家修订印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来加以界定。因此,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一般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居民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并且符合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八大领域:
1、电子信息;2、生物与新医药;3、航空航天;4、新材料;5、高技术服务;6、新能源与节能;7、资源与环境;8、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高新技术”企业更注重技术的创新性和应用性,往往在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
“专精特新”技术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为特点,往往针对特定的领域,对特定的技术进行深度的研发和运用,对技术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都比较高。
二、认定好处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荣誉资质:颁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证书,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2、政策帮助:重点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一企一策”的帮助,如财政专项资金、税收优惠、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支持、市场开拓扶持、融资增信等。
3、政策扶持:在融资服务、技术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等方面重点扶持。
4、企业人才:有专门的校园、社会招聘渠道,及人才培训优惠。
5、企业推广:提高企业资质荣誉、提高企业品牌和产品推广等。
6、企业发展:后期对企业在企业金融服务上有倾斜,提升本企业在金融市场融资吸引力,后期在企业技改项目,培育项目资助申请上有政策倾斜。
高新技术企业
1、税收减免优惠,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执行15%(认定前2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税率降低10个点。
2、直接奖励,获得认定后,可获得地方资金奖励,以成都市为例,对于首次认定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最高给予30万元的奖补,
3、树立企业品牌形象,产品及服务是企业标签,但高企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产品招投标工程,都将有非常大的帮助。
4,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在研究开发管理,知识产权获取,成果转化运用,财务研发费用归集等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规范,提高企业整体管理能力
5、融资估值增加,在企业整体实力的评估中,高新技术企业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三、认定条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同时满足以下四项条件即视为满足认定条件:
1、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2年以上。
2、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万元,且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3%。
3、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0万元以上,或上年度营业收入总额在0万元以下,但近2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达到万元以上。
4、包括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四类十三个指标,评价结果依分值计算,满分为分,评价得分达到60分以上,或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都是可以进行申请的:
a、近三年获得过省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三;或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并在获奖单位中排名前五。
b、近两年研发费用总额均值在0万元以上。
c、近两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万元以上。
d、近三年进入“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强企业组名单。
高新技术企业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5、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
6、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
7、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8、企业申请认定前一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总的来说,这两者都具有各自的优势,而且这两者没有任何冲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提交的材料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需要的材料也会有许多共通之处,例如近几年的营业收入、公司知识产权、研发费用等等。
对于企业来说,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这两者结合起来效果更佳,企业可以同时申请获得,这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如果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符合专精特新企业或小巨人企业的特征和条件,可以积极申请认定。这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