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月嫂在分享会上提起小儿疝气问题,说到宝宝的亲人十分忧虑,各种的小心翼翼,就是怕那小小肚脐鼓起来。也许,也有很多的新手妈妈也遇到如此焦心的事,在此谅把小儿疝气的小知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小儿疝气是指宝宝身体的一个器官或部分组织移位后形成的凸出部分。疝气可以发生在腹股沟、腹部和横膈膜。最常见的一种是小儿疝气是脐疝,另外,还有腹股沟疝气等。
脐疝
脐疝是小儿疝气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肠管、大网膜等从脐孔脱出形成的腹壁疝,是一种先天性脐发育缺陷性疾病,得脐疝的女孩比男孩要多,早产儿较足月儿多。不过,在绝大部分病例中,脐疝既不疼也无害。脐疝随着年龄增长,程度减轻,大多数可在2岁以内自愈,少数不能自愈需手术治疗。
原因:
宝宝还在子宫里时,肚脐下方的腹壁上有一个开口。当胎儿逐渐发育成熟,这个口子会随着腹壁肌肉发育而闭合。但有些宝宝腹壁肌肉没有完全长好,仍有一个指尖大小的开口。
治疗:
1、只要宝宝肚脐突出的部位是软的,按压后能回缩,并且没有给宝宝造成任何不适,那就不要紧。这种肚脐突出一般在宝宝12~18个月大时就会消失。只有少数宝宝肚脐突出的情况,才需要通过手术来闭合这个开口。
2、如果你发现宝宝肚脐突出,周围肿胀得厉害,触摸时疼痛或变色等现象,尤其伴随呕吐、便秘和疼痛等现象,一定要赶快带宝宝去看医生。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宝宝的小肠会卡在这个开口处,中断这个部位的供血,这需要立刻做手术。
3、宝宝的脐疝一般会在两三岁前自行消退,但也有些宝宝的脐疝到5岁才能愈合。一般5岁以上的脐疝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预防:
1、尽量让宝宝少哭闹,少屏气用气。
2、婴儿期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
腹股沟疝气
小儿腹股沟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腹股沟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5%,男生是女生的10倍,早产儿较足月儿多,且可能发生于两侧。
原因:
在胎儿发育时期,男孩的睾丸在腹部发育,然后在出生之前,一对睾丸通过腹股沟和腹部之间组织内的一个管道(称为“腹股沟管”)下降入阴囊。
对女孩子来说,卵巢也是这样通过腹股沟管下降入盆腔(骨盆)。然后宝宝体内这个穿过腹壁的通道就应该闭合了。
有大约5%的宝宝(大部分是男孩子,尤其是早产儿)出生后,这个通道的开口仍然大到足够肠管下滑进入腹股沟管,因此,可能形成腹股沟疝气。腹股沟疝气是不能自愈的。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气,只是发病率相对低一些。
治疗:
1、小儿腹股沟疝气不能等.
小儿腹股沟疝气一般在小孩出生后很快就会发生,发生率较高。若发现孩子无故反复哭闹,家长要检查一下有无疝气的发生。发现疝气后,要医院就诊。
2、手术是小儿疝气最好的治疗方法。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能自愈。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并且,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疝气包块被卡住无法回纳)和绞窄,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小儿疝气均应尽早接受彻底的治疗。
3、疝气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药、鸡、蛋、鱼、肉等。
4、至于阴囊水肿,则可观察至一岁,若无消失再行手术治疗;惟须小心追踪检查,注意疝气形成的可能性。
预防:
1、由于疝气可在婴儿期发生,故应在该时期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腹股沟部或阴囊处,是否肿,或是否存在时隐时现的块物,遇有疑问及时请教医生。
2、虽然患疝气的较多为男孩,但女孩也会发生疝气。对女孩的疝气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常有卵巢、输卵管进入疝囊。
3、婴儿期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不要让孩子过早的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4、吃些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孩子大便干燥时,应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让孩子用力解大便。
5、不要让孩子大声咳嗽,患咳嗽的小儿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腹压升高。
看完以上内容,宝妈们应该不会太无头绪了吧,但我更希望宝宝们健康成长,无病无痛!
本文内容借鉴网络,经整理编辑后分享,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是一个两岁孩子的麻麻,也是人社部认证的高级母乳指导师(催乳师)和月嫂培训师资,目前经营一家名为的母婴服务公司,对外提供催乳师、月嫂、产后熏蒸等服务,有需要服务或咨询的客户均可私信我,,.
白癜风初期怎样治疗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