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疝rdquo了算不了

年长一点的或许都能记得,老一辈人总是不许小儿过度哭闹,或者劳动时过度用力,担心把“气包”给憋出来了。这个“气包”常常就是指的腹外疝,最常见的是腹股沟疝。这是一种常见病,在群众眼里,它是种小病,很多人用一句“算了”来对待它。真的算得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

疝的形成需要二个条件,一是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的薄弱区或潜在的薄弱区。二是密闭腔体内的压力增高。明白了这两个条件,我们就能理解老人的担心是有科学依据的。疝根据位置和病因可以分为腹外疝、腹内疝、脑疝、膈疝、肌疝等等,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腹股沟疝就是腹外疝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疝。

一、临床表现1、多数腹股沟疝患者仅出现腹股沟区轻度不适感或无症状,肉眼可见的包块突出。站立、行走、咳嗽、负重、儿童哭闹时包块明显,平卧或用手推时包块减小或消失。2、大的斜疝可以掉入阴囊,巨大的斜疝不易还纳入腹。男性患者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大网膜、乙状结肠等;女性患者疝内容物除了为肠道外,也可以为卵巢、输卵管。3、股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常表现为不可回纳的腹股沟韧带下方包块,内容物为肠管时易导致肠梗阻及肠坏死。4、腹股沟疝可能因嵌顿伴发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肠梗阻表现,疝内容物坏死伴感染时,疝局部可出现明显压痛乃至皮肤红肿。

二、治疗方案1、小儿疝可能出现自愈的可能,可手法复位。但是6个月以后,这种可能性将降低,需要手术干预。2、成人疝(含复发疝)不可自愈,手术是唯一有效治愈方式,建议早发现,早治疗。3、嵌顿疝未发生绞窄的可手法复位,再行择期手术。4、嵌顿疝手法复位失败,或已发生绞窄的,需急诊手术,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治疗。5、嵌顿疝已发生绞窄,未能及时就诊的,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6、年老、心肺功能不全、其他基础疾病导致不能耐受麻醉及手术者,用疝袋、疝托等保守治疗。

三、手术选择(一)手术时机选择,提倡早发现、早治疗。“再拖一拖说不定就过去了”,这种心理最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二)手术方式选择。治疗腹股沟疝最有效的方法是无张力修补,但不存在适用于所有疝的“金标准”手术方式,不同手术各有优缺点。1、传统疝修补术不借助人工修补材料,缝合张力大,手术部位有牵拉感,疼痛,复发率高,现已很少采用。2、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开放状态下可采用腹膜后修补及李金斯坦修补术,切口可小至3-5CM,勿需全麻、费用低、复发率低、风险小。3、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切口小、复发率、手术费用高于开腹手术,需全身麻醉。

四、手术方式的争议目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开展已经非常普遍,但争议也很大,以成人疝为例,收集如下(非笔者意见,仅供参考):1、有微创之名,而无微创之实。微创只是切口小,但数量多(三个),实际手术剥离创伤面远大于开放手术。开放手术视情况切口可以小至3-5CM。2、腹腔镜疝修补学习曲线长,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大出血等。对较大疝囊不能完全切除者,可能出现积液需要二次治疗。3、精索腹壁化可能导致输精管粘连、输精管炎,对性生活影响有待观察评价。4、需全身麻醉、手术材料的进化等需要更高的支付标准。5、术后疝复发率与开放手术无统计学差异。6、对特殊疝和复发疝,腹腔镜手术有明显优势。

五、日常生活管理

减少或避免引起腹压增高的情况,如:咳嗽、便秘、排尿困难、大负荷劳动(运动),术后6个月之内注意休息。保持健康的体重,适当运动。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供稿:郑伟

编辑:高廷婷

责任编辑:黄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iw.com/hbwh/1115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