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小孩以及老年人发病的几率相对更高,但很多人认为疝气并不是大病,对疝气的治疗经常采用喝中药或打针等保守治疗法,无法根治疝气。那么,得了疝气,怎么科学治疗呢?以下,内容将为大家讲解疝气的科学治疗方法。
什么是疝气?
疝气是指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的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个部位。疝气的类型包括腹股沟疝、切口疝、脐疝等。其中,腹沟疝是最常发生的疝气。
老人疝气发生率高,不可忽视!据统计,疝气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估计为3‰,以广州年人口普查的.08万人,那广州就会有3万8千例疝气,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也就是说疝气是个非常常见的疾病。
专家介绍,现在的老年人很多都会有疝气。北京地区统计过,60-70岁的老人疝气发生率大概3%,70岁以上的老人疝气发生率大概6%,这个几率是很高的。
老人容易患有疝气,一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腹壁肌肉逐渐萎缩,腹壁张力减少;二是因为老年人常有的咳嗽、前列腺增生、便秘等问题,导致了腹压增高,使腹内脂肪组织(大网膜)或器官(肠子)从缺口凸出,可以看到及感觉到,当躺下时,这种隆起可能会消失,但不代表疝气痊愈。
案例:及时就医,别轻信偏方很多医院进行有效的治疗,而是轻信民间偏方,让原本轻度的疝气变得更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60岁的李伯就是其中一个。
60岁的李伯洗澡时突然发现自己的腹股沟区域的鼓包又变大了。在三年前,李伯就发现了肿块,但那时比较小并没有太在意,随着肿块的变大,李伯开始求助医生,吃了半年的中药却始终没有任何改变。在他人的建议下,又买了疝气带,症状虽有缓清,却影响了活动,再没抱起3岁的孙子,而且肿块在不知不觉中还是变大了。
专家介绍,疝气并不会自然消失,如果放任不治疗,受损部位容易随着时间增长越变越大,也可能造成嵌顿性疝气及肠坏死,严重的话,甚至有致命的可能。所以提醒大家,如果发现疝气问题,一定要尽速就医,接受治疗。
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治疗的方法目前市场上的打针治疗疝气、中药治疗疝气都是不科学的方法,也不可能治愈疝气。另外,常见的疝气带治疗,不但使患者的行动不方便,还会影响局部血液的通畅,对凸出的组织及正常的腹部组织都会造成伤害,影响日后手术修补的效果。所以,得了疝气,接受正规治疗才是最佳的方式,而外科手术是目前医学界公认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
目前治疗疝气的外科手术主要有三种:传统的缝线手术、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和无张力三合一人工疝气修补术,但推荐的是后两种技术。
1、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利用腹腔镜技术将人工网片修补于腹壁内侧,类似补轮胎外胎的原理,此种治疗方式有伤口小、疼痛较传统缝线手术轻微、复原时间短、复发率较小等优点。
2、无张力三合一人工疝气修补术
此手术是利用一个比疝气缺口更大的一体成型人工网片来修补,并加强受损的腹壁缺口,整体构造包括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及一连接中轴,网具的中轴用来堵住疝气缺口,上下两层人工网片可贴覆在受损腹壁的内外侧,运用水坝修补的抗压原理加强抗压力,可挡住腹壁的压力,不会导致腹壁拉力增加,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与复发的可能性。
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多吃蔬果预防便秘,避免腹压上升的运动
在伤口护理方面,手术后2-3天伤口会有些紧绷疼痛感,此乃正常现象。返家后伤口请保持清洁干燥,伤口以美容胶覆盖。在饮食方面,可增加乳制品、蛋、鱼肉等高蛋白质摄取,可促进伤口愈合。每日水分摄取至少cc或多吃蔬菜水果,可预防便秘。在日常生活方面,突然咳嗽用力或活动时以手压住伤口,可减轻腹部用力造成伤口疼痛。手术后三个月内避免腹压上升之活动:如咳嗽、用力解便、提重物、长时间上下楼梯、登山、骑脚踏车、骑摩托车及跑步等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