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体温一般在37.5℃以下,如果超过这个温度就说明宝宝在发热。新生儿在发热时,除了体温较高外,通常还伴有面红、烦躁、呼吸急促、吃奶时口鼻出气热、口腔发热发干、手脚发烫等症状。
宝宝发热一般分为
低热(37.5℃~38℃)、
中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0.4℃)、
超高热(大于40.5℃)及
体温过低(低于35℃)5级。
如果宝宝体温很高(38℃以上)或过低(35℃)以下,都应引起重视,医院就诊。
新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常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常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常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有
常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额,2~3分钟换一次。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出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发热宝宝的枕颈部。温水浴:让发热孩子在30℃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冷水浸湿纱布,洗擦发热宝宝的上肢、下肢、额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在降温过程中要注意,体温一旦开始下降,就要马上停止,以免矫枉过正,出现低体温。酒精可以使婴幼儿的体温急剧下降,所以要慎重使用。在夏季降温过程中,要注意给宝宝喂白开水。因为宝宝在发热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水分,要及时补充。在宝宝发热或退热后的48小时内最好不要给宝宝洗澡。给发热的宝宝洗澡,很容易使宝宝出现寒战,有时还会发生惊厥。发热后的宝宝的抵抗力极差,马上洗澡很容易遭到风寒,引起再次发热。
6个月以上宝宝发热时的辅助食疗方宝宝发热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快,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会大大增加,体内水分也会明显消耗。同时,由于发热,宝宝体内消化液的分泌会减少,肠胃蠕动减慢,消化功能会明显减弱。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发热时的饮食调理,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时发热孩子的最佳选择。辅助食疗方鸡蛋羹:把1~2个鸡蛋打匀,加入适量温水,蒸熟后让孩子食用。鸡蛋羹可以补充蛋白质,并且较容易消化吸收。鲜梨汁:鲜梨汁具有清热、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发热伴有咳嗽的孩子。但热退后以早晚咳嗽为甚者,慎用。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调味。米汤水分充足,易被消化吸收。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既能补充营养,又有利于孩子体内毒素的排出,还可以帮助孩子退热。鲜苹果汁:苹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即可补充孩子体内的营养需要,又可以中和孩子体内的毒素。
宝宝小贴士宝宝小贴士:发热的孩子应少食多餐,以每天6~7次为宜。如果孩子因为发热食欲不好,不要勉强他进食,但要尽量给他补充水分。在孩子发热期间,不要随意给孩子增加以前没有吃过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
新妈妈注意:育婴师育儿百科已开通妈妈问答主题单元,如您在育儿环节中有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白癜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