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五天一轮的值班,虽然我刚刚入职不久,还只是余剑文副主任医师的一个小跟班,可是觉得肩上的压力还是大大的,因为现在起我已经是一个白衣战士——天医六病区曹方川医生。
据说今天值班护士是露楠和依羚两位白衣天使。传闻这两位夜班一贯很忙,心理不免有点小紧张,因为这就意味着晚上有可能会碰到更多的急诊病人,例如“嵌顿疝”患者。
果不其然,9点左右来了个急诊小患者,因为左腹股沟区肿块3小时入院,询问病史得知是跟同学打闹引起的。我心里就想着:“既然打闹造成的?那么理论上嵌顿疝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不过稳妥起见,还是得细致检查一下。”我仔细地给他作了外科体格检查,结果还真是“嵌顿疝”。
“发病3小时;患者腹痛症状尚可,一般状况良好.”我心里嘀咕着,按照所学的外科治疗规范,是可以进行手法复位的。
那么就按照规范流程尽早给小朋友治疗呗。我给患儿镇静,嘱咐他头低脚高躺好,垫高臀部,双腿屈膝。然后我边手法复位边观察患儿脸色。
可是嵌顿的肠管总是回纳不进去,所幸患儿并没有感到不适!
几次尝试均未成功,我有些急了,立即呼叫“师傅”出马。
我的老师余剑文医生,迈着稳健的步伐过来会诊。
看着余医师的手轻柔熟练地在小朋友的腹部游走,我暗暗想着我还得继续努力学习,早日学到老师的精髓。
余老师在仔细检查并几次尝试手法复位失败后,考虑患儿的嵌顿疝为难复性嵌顿疝。虽然手法复位成功率不高,考虑到患儿的具体情况,余老师决定上手术室进行手术松解复位。
嵌顿疝手术对余老师来说当然是游刃有余,在他熟练的操作下,我们很快就顺利地完成了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松解+高位结扎手术。
“手术很成功。”在患儿推出手术室那一刻,一直等待着消息的家属们也终于松了口气。
看着还在麻醉熟睡中的红扑扑小脸蛋,我不禁默默在心里跟他说:“小朋友,这一觉睡醒来,你又会和先前一样活蹦乱跳调皮可爱了。”
在这里,我们也向大家小小地科普一下“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多数在2~3个月时出现,也有迟至l~2岁才发生,男性多于女性,早产儿易发,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
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气,只是发病率相对低一些。由于婴儿腹肌可随身体的生长逐渐强壮,疝气也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暂不治疗,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疝块突出时,及时将其还纳,防止疝块再次突出,发育中的腹肌还有加强腹壁的机会,使疝气病有自愈的可能。
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此期间,疝气一旦发生嵌顿——疝气包块卡住,无法复位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复位,并尽快接受治疗。
当孩子剧烈哭闹或突然用力时,腹内压突然增加,腹腔肠管突出过多,疝囊颈经常受到磨擦,使疝内容物不能还纳,医院诊治。如果嵌顿过久,会形成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这时再行急症手术,其风险要大得多。
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患有疝气时,应医院就诊,6个月以下的患儿可暂不处理,但需密切观察;6个月以上的患儿如果疝块逐渐增大,或有嵌顿史者,则应抓紧时间,尽早进行彻底治疗。
最后总结一下:
当遇到“疝气”来袭,家长们首先不要着急,可以自己先判断,是否可以回纳,医院就诊,听从专科医师就诊意见。
万万不可放着不管不顾任由发展,一旦发生嵌顿,如果不予及时回复,时间一长会造成疝内肠段的缺血性坏死,甚至肠穿孔而危及生命。
因此,要重视孩子的疝气,及早进行治疗。
六病区/曹方川编辑/金一
天医院徽征集
厚德循道
征集内容:
医院院徽
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联系
057683987180
具体事项: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如何治疗白癜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