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俗称“小肠气”,
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男女老少、虚弱
或健康者均有发生可能,
据保守估计
我国每年新发疝病人就有到万。
那么,大家对腹股沟疝这种病到底了解多少呢?今天就让专家来给大家答疑解惑。
嘉宾介绍
沈亦珏,主任医师,嘉兴二院肝胆外科主任,外一病区主任,硕士学历,多年被评为嘉兴市卫生系统肝胆外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医院进修腹腔镜,医院进修ercp术,熟悉肝胆、普外常见疑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各种腔镜手术及ercp,est术,在市内领先开展腹腔镜下肝、甲状腺、脾脏、疝等手术,在肝肿瘤切除、胰腺肿瘤诊治、胆囊癌根治术方面有较深造诣。
什么是腹股沟疝?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
为什么会得腹股沟疝?
引起腹股沟疝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腹部强度降低,以及腹内压力增高。以小孩和老年人多见,而男女得病的比例是15比1。老年人肌肉萎缩,腹壁薄弱,而腹股沟区更加薄弱,再加上血管、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穿过,给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此外,老年人多有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等疾病,致使腹压升高,为疝的形成提供了动力。
得了腹股沟疝有什么症状?
最常见的表现是可复性腹股沟肿块,平卧时消失,站立行走、咳嗽、排便等腹部压力增高时出现。可能有局部不适、疼痛、压迫感、麻木感、痛觉敏感,也常有下腹部坠胀不适感,有时表现为消化不良、便秘等。
腹股沟疝的三大误区要注意!
误区一:小肠气是小病,早治晚治甚至不治都没关系
沈医生建议是尽早治疗。为什么呢?第一,疝好比衣服上的洞,不补只会越来越大,而且越大越难补。不少病人由于畏惧手术,腹股沟疝直到进入阴囊如皮球大小严重影响生活才来手术,原本不复杂的情况变成了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真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第二,疝不及时治疗,还有发生急性并发症的可能。由于某次咳嗽、屏大便等用力原因使过多的肠段突出后不能回入腹腔,导致急性肠梗阻,如不及时处理最终可引起肠坏死、穿孔乃至腹膜炎死亡。
误区二:不开刀能治愈小肠气
沈医生说,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介绍不开刀治疗疝的小广告,比如疝托、脐贴、中药、打针等等。这些手段真的能治好小肠气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疝托、疝带是把一个硬物堵在疝的出口上,并不能真正地补洞,临床上只是一些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一个补充治疗。腹股沟疝治疗的根本方法就是手术。
误区三:老年患者不适合手术
老年人是疝的高发人群,而且年纪越大发病率越高。年纪越大手术风险越大,就越害怕做手术,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多数疝的手术,尤其是最常见的腹股沟疝手术,在外科范畴只是一个小手术,只要没有严重全身疾病,绝大多数都能耐受手术,对于老年病人的关键是要做好术前评估和术中术后处理。
想要更详细的了解更多关于腹股沟疝的内容,可以锁定收听我们明天(3月31日)《健康吧》的节目,届时嘉兴二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沈亦珏将做客我们节目,敬请如何治疗白癜风呢白癜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