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卫生局备案,8月17日,医院开出疝气门诊,专看“小肠气”,门诊固定时间为每周一上午。
“疝气”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小肠气”,患者的下腹部慢慢地鼓出一个柔软的包块,较大者如拳头般大小,发病时腹部会出现疼痛,有时疼痛难忍,重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医院外科主任金水泉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加重,越来越多的人患有“小肠气”,却没有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开出这个专科门诊,一来是为了方便这部分患者就医,详细解答患者的疑虑,二来是为了方便对术后病人的回访”。
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老年人腹壁肌肉及肌键开始变得薄弱,如果再合并慢支炎、前列腺增生、大便秘结等慢性疾病,长期咳嗽(慢支炎)、用力排尿(前列腺增生)、用力排便(便秘)等诱因使腹内压力增大,易导致腹内肠管及大网膜等组织经腹股沟部突出形成腹股沟病,所以说老年人易患腹股沟疝。老年人疝的发病率达11.8‰,且男性多于女性。
金水泉说,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件衣服,长期拉伸就会引起局部松弛甚至形成破洞,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大小便、咳嗽、长时间站立等情况下,随着腹腔压力增大,小肠等组织便钻入了洞中,引发身体不适。”
60岁的市民老刘患小肠气三四年,每次发病,腹股沟会鼓出一个拳头大小的肿块,站立状态下按不进去,平躺后,随着腹压减小,可以慢慢回纳,快的时候十几二十分钟,慢的时候得个把小时。几年间,老刘没少被这个病折腾。可是,不久前,老刘再次发病,这一回怎么按肿块就是回不去了,疼痛越来越难忍,医院治疗。医生打开他的腹腔,对小肠进行了松解,同时观察小肠的颜色、活动性等。“幸亏抢救及时,小肠没有坏死,如果时间长了,小肠坏死,就会危及生命。”金水泉说。
手术是治疗小肠气的唯一手段
金水泉介绍,得了“小肠气”,戴疝带、疝托等都是保守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或延缓疾病的发展,但“治标不治本”,从现有的技术水平看,手术是治疗成人小肠气的唯一办法。
“同样拿衣服作比喻,破了一个洞,可以把周围的布料揪起来强行缝合,也可以拿一块布做底衬,打上补丁。毫无疑问,在人体上,如果强行缝合,将组织拉扯,患者容易出现不适,所以目前常用的手法是无张力修补术,用高分子材料修补缺口。”
金水泉介绍,除了老年性小肠气,还有先天性的小肠气,腹腔内天生就有个缺口,“在不久前的征兵体检中,我就发现不少十七八岁的小青年患有小肠气,因为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故没有及时就医,所以不少人至今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病”。
金水泉表示,临床上有句话“勿以‘疝’小而不为”,意思就是不要因为缺口不大,症状不明显而延缓治疗,正如俗语诉说“小洞不补,大洞难补”,一旦缺口扩大,手术风险增加,手术效果也会打折扣。
编辑:魏士丁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