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会不会传染给家人

白癜风特征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40711/4424437.html

医学指导:中山一院胃肠外科马晋平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擅长胃肠胰腺外科临床常见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各部位结肠癌、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肠癌保功能根治术、擅长胰腺良性和恶性疾病的外科治疗、熟悉减重代谢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等手术、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十二指肠良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以及对腹股沟疝和切口疝的各种外科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肛肠常见疾病,如各型痔疮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说起幽门螺杆菌(Hp菌),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朋友圈里一有人闹胃口不好,自然都有人劝他去查查胃里有没有Hp菌。诚然,Hp菌是伤胃的罪魁祸首之一,长期呆在胃里可能造成各种胃病,比如胃炎、胃溃疡。时间再长久一点,Hp菌还可能引起胃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Hp菌归为I类致癌因子。很多朋友确诊Hp菌感染后,只注重抗生素的治疗,忽视了最基本的家庭管理。这样一来,不仅自身疾病迁延难愈,家庭成员之间也持续发生交叉传染。

??Hp菌缓慢毒害胃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朋友不知道,胃黏膜细胞分泌的胃酸(盐酸)是最强的酸之一,能使胃内的pH达到1.0~2.0。人们一直认为,在这样的强酸环境下根本不可能有细菌长期生存,这也是机体“消毒”食物的手段之一。为了防止胃酸在杀菌的同时伤害到胃壁,人体的组织细胞分泌了一层含碱性物质的粘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起到中和胃酸、润滑、保护胃壁的作用。然而,Hp菌的出现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观念。这种聪明的菌类就生活在胃黏膜和胃酸的交界,为了保护自己,它们分泌大量的氨类物质以中和周围的胃酸,使局部环境不那么酸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恶的是,这些氨类及其他代谢产物能够直接毒害机体的胃壁粘膜细胞,使之发炎、红肿、萎缩,甚至癌变。胃壁黏膜细胞受损后,分泌粘液的能力也随之下降,胃中的硬质食物、胃酸就开始划伤、腐蚀胃壁,进一步加重损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并不是一个急性过程,进程十分缓慢。据统计,Hp菌导致胃炎的时间需要1~2年,胃溃疡需2~5年,胃癌则是10年以上。一旦伤害进展到一定程度后,治疗起来也会变得十分困难。

??预防的关键是家庭管理??

年发布的《京都全球共识报告》明确指出Hp菌具有传染性,且是目前唯一被确认的人类传染源。也就是说,Hp菌的获得和传播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运动。一种感染性疾病之所以被打上“传染性”的标签,一定与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密切相关。就Hp菌来说,已经感染的患者是比较容易识别的,预防的难点在于病菌携带者(即感染了Hp菌但没有临床表现)和有症状但尚未明确诊断的个体。因此,家庭管理就要从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上下功夫。

(图片来源于网络)

Hp菌栖息于人体的消化道之中,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粪-口传播、口-口传播、胃-口传播。换句话说,日常吃的食物、亲吻、呕吐等,都有可能传播这种细菌,如何切断这些传播途径成了家庭管理的关键。Hp菌能够感染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其中抵抗力较弱、卫生习惯尚未养成的儿童;经常在外吃饭应酬、或餐饮不规律的上班族;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应该是家庭管理中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iw.com/xgyy/100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