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几个穴位胜过吃药

认识中医的穴位疗法

胡维勤

中国4大名医之一

中国十大保健医师之一

年上调到北京中南海担任中央领导同志的医疗保健工作。曾担任朱德委员长的专职保健医师,担任华国锋主席的专职保健医师,直到华国锋同志去世。还先后参加过姚依林、谷牧、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的的医疗保健工作。

激活人类长寿密码CGF-小球藻

胡维勤在《将中医进行到底》讲到:

西医研究的是物质的身体,

它是一门技术,可以标准化,

人才也可以批量生产,所以西医很强大。

中医研究的是形而上的身体,

它是一门艺术,需要灵感和悟性,

所以很难像西医那样上规模。

中医是一门伟大的艺术,

它有通天的手眼

西医是一门科学,

中医是一门哲学;

西医是一门技术,

中医是一门艺术;

西医很强大,

中医更伟大!

---胡维勤

1、小海穴

可调理:

下臂痛、手腕痛、手背痛

还有湿疹、手汗、富贵手、手廯、类风湿性关节炎……

2、血海穴

治膝盖痛:

例如退化性关节炎、风湿性膝关节炎,多与风湿有关,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穴可以祛风清热、疏筋活血与阳陵泉穴同按效果更好。

腹股沟湿疹:

因多为湿热下注,本穴可利湿清热。

治疮疡

本穴可以清血利湿,治血液中血浊血毒血热引起的疮疡。

治月经不顺

包括月经有血块、经期提早或延后、血崩、经血淋沥不断、闭经、痛经。

3、梁丘穴

可调理:

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膝关节炎。

4、环跳穴

可调理:

可帮调理以下疾病:如腹胀、腹泻、肝癌、肾脏病、胰脏癌、下腹部胀痛、便秘、痔疮、频尿、少尿、尿痛、月经异常、痛经、肌瘤、白带、阴道炎、腹部及下肢痒疹、卵巢癌、子宫颈癌、大肠癌、摄护腺癌……

5、鱼际穴

可调理:

肘臂手指挛痛,指麻瘫痪、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发热、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症;小儿疳积等病症

6、支沟穴

可调理:

(1)缓解治疗胁肋痛、肘臂痛、呕吐、耳鸣、耳聋、便秘等;

(2)按摩支沟穴的功效:生风化阳;

(3)治疗肝气郁结、经常胀气、叹气、胃脘胀气,取支沟穴效果会非常好。

7、三阴交

可调理:

(1)三阴交,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

(2)三阴交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还有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的作用。

8、神门穴

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

9、委中穴

委中。委中穴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中医讲,“腰背委中求”,长期久坐、姿势不当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畅腰背气血。按揉委中穴时,力度以稍感酸痛为宜,一压一松为1次,一般可连续按压20次左右。

10、太冲穴

可调理:

1、消化系统疾病:腹痛腹胀,咳逆纳差,大便困难或腹泻。

2、心血管系统疾病:心绞痛,胸肋胀痛。

3、神经系统疾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4、五官科疾病:目赤肿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鸣,耳聋。

5、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收缩不全,遗尿,癃闭,淋病,阴缩,泌尿系感染。

6、外科疾病:疝气,乳痈,肠炎,颈淋巴结核。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减少症,四肢关节疼痛,肋间神经痛,下肢痉挛,各种昏迷。

11、商丘穴

可调理:

1、缓解治疗足背痛、脚气等

2、缓解治疗腹胀、肠鸣、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神经性呕吐、急慢性胃炎、肠炎、黄疸、痔疮、便血等。

3、缓解治疗小儿惊厥、百日咳、水肿等。

4、功效:补足气血、保养乳腺、治顽固性咳嗽。

12、太溪穴

可调理:

治疗脚底酸痛、失眠健忘、咳嗽气喘、月经不调、牙痛、阳痿、手脚冰凉,祛斑祛痘、美白肌肤等。

13、昆仑穴

可调理:

脚跟肿痛、头痛、腰痛、高血压、眼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14、丘墟穴

可调理:

主治下肢痿痹,外踝下肿痛,脚底痛,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

为人类创造健康和谐新生活

福溢园健康生活馆

福杯满溢

恩泽满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iw.com/xgyy/1124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