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马小雨江昱玢
编辑|江昱玢
一家电池回收企业,在资本市场风头正劲。
天眼查显示,8月下旬,天能新材料宣布完成10亿元A轮融资,由普华资本、中金资本领投。
现年60岁的实控人张天任,从浙江湖州的一家负债小厂起步,数十年磨一剑,从做电池极板零件,转型挺进储能及电池回收产业。
三个月前,天能新材料与外部投资者签订10亿元的增资协议。据协议,天能新材料要在年底前上市。
如若实现,继A股的天能股份、港股的天能动力之后,张天任有望拿下第3家上市公司。
回销一体
“天能打造出一条集‘回收—冶炼—再生产’为一体的闭环式绿色产业链。”张天任表示。
8月29日,天能动力发布半年报,1-6月可循环产业营收17.23亿元。其中占比超八成的,是铅蓄电池循环业务。
铅蓄电池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起动启停电池等。年,中国全年的铅蓄电池报废量超过万吨,而再生铅企业的需求约-万吨,废铅蓄电池处理市场供不应求。
张天任年就开始布局铅蓄电池回收,投入近百亿,已在浙江湖州、江苏沭阳、安徽太和、河南濮阳四地,建起铅蓄电池循环经济产业园,年处置废旧铅蓄电池产能约万吨。
铅蓄电池回收业务已然成熟,而锂电池回收的重任,需要人来担。
5年前,张天任投资2.37亿元成立天能新材料,专门做废旧锂电池回收再利用。
EVTank数据显示,年我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41.5万吨,预计年达到.2万吨,市场规模近千亿。
天能新材料已具备年处理2.3万吨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再利用能力,在建10.3万吨产能将于年逐步满产。
“围绕‘3+5+N’城市矿山开发布局,即3个综合干湿法处置基地、5个区域循环基地、N个回收处置点深入各地,实现回收网络布局的最大面积覆盖。”
大步推进扩产的同时,张天任重视技术实力。
天能新材料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南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已建成的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生产线,将锂的回收率提高到88%以上。
业绩方面,-年,天能新材料除税后溢利翻番,从.4万元增长至1.26亿元。
今年上半年,天能新材料大干快上,据天能动力公告,锂电池循环产业收入超3亿元。
“锂电回收是未来5-10年锂电产业链中成长最快的一环,天能新材料将成为国内最具潜力的锂电回收全生态覆盖企业。”普华资本总经理沈琴华表示。
做大规模
今年以来,天能新材料瞄准锂电池,动作不少。
3月,公司与三十度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是全球首家电动两轮车智能超充三电系统制造商。
“此前,中国两轮电动车的锂电池梯次利用,主要受制于行业锂电池的数字化技术没有突破。”三十度科技创始人徐泉表示,公司将与天能新材料构建两轮电动车梯次电池大数据管理平台。
合作开发的梯次电池包新品,相较传统8-10小时充满,该产品1小时即可充满,续航达-KM。
据EVTank统计,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产量达万辆,新能源动力电池理论寿命为4-8年,预计到年我国两轮车换电规模有望破千亿。
蓝海市场广阔,天能新材料引入投资、扩大规模。
5月,天能新材料与18家战略投资者签署投资协议,拟增资10亿元,占注册资本的28.57%。据此计算,天能新材料的投后估值35亿元。
增资后完成,天能动力在天能新材料的持股比例,将从65%降至约49.27%,张天任仍为公司实控人。
刻下,动力电池即将迎来“退役潮”,不少回收企业被市场看好。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下半年就有10家电池回收公司完成融资,投资者中不乏蔚来、陕西汽车、蜂巢能源等车企及电池厂身影。
天能新材料想要站稳脚跟,离不开张天任的呵护栽培。
由他执掌的天能股份,在电动轻型车动力电池领域,可谓驾轻就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