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理工海归做线控制动,电动车续航提升2

记者|周琦编辑|江昱玢

一片蓝海,已被发现。

成立不到一年的利氪科技,近日连续完成了A轮、A+轮融资,累计金额近2亿元人民币。

利氪做的是线控制动,简单来说,就是汽车底盘负责刹车的产品。如今,汽车早已不是稀罕物,刹车功能也一直存在,为何说这是一片蓝海?

线控制动对于燃油车并非刚需,对新能源车而言却很必要——产品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能量回收作用,可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并且增加驾驶舒适度。

“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我们希望能够提前布局,做到头部位置。”利氪科技创始人惠志峰在接受《21CBR》记者采访时表示。

机缘巧合

惠志峰是90后,进入汽车赛道“纯属意外”。

从帝国理工毕业后,他入职苏州博世,从销售经理做到中国区总裁执行助理,过程中,他对线控制动这一细分领域有了深入了解。

“这个行业比较集中,在国内几乎没有竞争。”惠志峰解释道,博世发展时间长、手握尖端技术,具备完善的本土化策略,光是在中国制动市场,博世就占据了近90%的份额。

得益于在汽车制动行业“巨无霸”的工作经验,惠志峰与很多主机厂的中高层、技术专家等建立联系,能第一时间了解客户在市场端和销售端的需求。

“全球性的零部件企业大多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欧洲,然后再到中国做本土化落地。”惠志峰举例道,宝马三系在中国量产时,华晨宝马零部件的供应商就在国内建厂,为其供货。

燃油车时代,外资零部件Tier1能够满足大部分客户需求。随着吉利收购沃尔沃、长城汽车出海、比亚迪发展新能源等,国产汽车销量和市场规模逐步攀升。新能源汽车更是给中国自主品牌超越外资品牌,提供了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蔚来、小鹏、理想上市,国内自主品牌对底盘产品有了更高的技术需求。惠志峰表示,外资零部件在中国电动化的趋势下,未能快速做出反应,催生了大量核心增值零部件的市场空间,国产化趋势明显。

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的机遇下,年,惠志峰组建团队创立利氪科技,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提供高效、安全、智能的完整线控底盘解决方案。

利氪核心团队由博世、采埃孚、华为、大陆等国际头部零部件供应商的研发人员组成。

如此排兵布阵,一方面是凭借研发人员丰富的线控底盘研发经验,尽可能规避开发、量产中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在线控这个“小圈子”里,构建在业内“响当当”的研发团队,即使利氪成立时间不长,产品也能获取客户信任。

“目前利氪已拿到多家车企的定点。这形成了良性循环:客户信任团队,利氪快速商业化,而量产项目的推动,也加速了公司产品的开发。”惠志峰表示。

更难的路

今年3月,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2月销量同比下滑20.5%是博世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供应短缺等因素所致。

市场很缺ESP/E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作为传统核心汽车零部件,ESC经过十几年发展,技术已然成熟。利氪的技术团队拥有十年以上的ESC开发经验,惠志峰却并不打算和“老东家”争市场份额。

“国内很多零部件公司很早就做出了ESC,但博世的市占率仍达到了90%以上,因为车身动态控制领域的门槛很高,公司的积累和先发优势极为重要,规模效应显著。”

换句话说,博世成立早,记录运行试验时的“问题库”更完备,积累众多客户,供应链的成本控制能力也更强。

一个汽车车型全生命周期约为7年,为避免上游零部件企业倒闭,售后无件可换,车企会优先选择有技术底蕴的大公司。

惠志峰瞄准一条更难的路——完整线控底盘解决方案,要适配不同的车型。

惠志峰下定决心,“要做就做有技术壁垒、全新的产品,外资零部件并没有正式发力类似产品,这给了利氪很好的市场空窗期。”

利氪科技推出了DHB(液压解耦电子制动系统)、IHB(集成式智能制动系统)两款产品。相比同类产品,优点有四:

首先,节约成本。

利氪DHB实现线控制动功能的踏板解耦,可搭配任意品牌的基础款ESC或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产品,大大降低主机厂的开发时间与研发投入。

其次,完成自动驾驶冗余备份。

在高阶自动驾驶阶段,ABS需要有两套“独立思考”方案,防止因其中一套失效造成事故。相对于传统纯机械刹车系统,利氪产品属于智能硬件,采用高性能芯片作为大脑,搭载算法,发出控制指令到刹车卡钳端,完成刹车动作。

利氪DHB还能与ESC搭配实现制动冗余功能,是L3及以上等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刚需。

同时,提高电池能量回收效率。

传统刹车产品由于没有独立思考能力,要靠人工控制,传输过程中造成能量损耗。DHB通过深度集成的能量回收算法和支持自动驾驶的算法,使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续航里程提升16%-20%。

最后,液压方案提升用户体验。

国内大多公司的方案是“弹簧式”结构,驾驶员踩刹车后,踏板会迅速回弹。考虑到终端用户更习惯燃油车踏板能够慢慢回升的感觉,利氪选择了“液压式”刹车,驾驶员没有顶脚感,此外降低了噪音,让客户体验感更好。

走在前面

线控底盘作为安全件,要让驾驶员在任何状态下都能有效控制车辆,避免发生事故,安全等级要求极高。

冰雪条件路面等附着系数低,容易导致车辆打滑失控。利氪在黑龙江最北部等极端环境下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工况,保障车辆在极端环境下的驾驶安全和汽车运行稳定性,提高车辆操控性和循迹性能。

目前,利氪两个产品已获国内多家头部车企共计九款车的项目定点,涵盖新能源及燃油车型,3月份已顺利完成冬季测试。

自主线控底盘市场还很大。

据盖世汽车研究院预计,年起,国内乘用车线控转向市场将逐步爆发,年预计达到70亿元规模,届时国内乘用车线控制动产品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亿元,整体线控底盘市场规模将达亿元。

在惠志峰看来,这也是资本青睐利氪科技的原因之一。

“市场正处于新能源与智能驾驶的变革期,一批国内有技术积累的企业在新领域与国外巨头竞争,并成为行业巨头,宁德时代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自主线控底盘处于蓝海,国内还没有公司拿到很大市场份额。”

元璟资本合伙人刘毅然认为,“利氪成立不到一年就得到国内众多一线主机厂认可与车型定点。元璟之前已经投资理想汽车、思必驰、轻舟智航等服务整车、舱内智能、智能驾驶的公司,投资利氪将进一步完整元璟智能汽车生态版图布局。”

利氪科技位于上海的工厂可实现年产30万套DHB/IHB产品。今年下半年起,利氪将投入第二、三期产线,最终产能预计达到90-万套左右。

惠志峰表示,年中,利氪将实现首个车企项目规模化量产。

“我们比国外的这些大公司更早量产,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即使之后博世决定推广相似产品,利氪至少能够和这些国际强企在一个牌桌上玩。”惠志峰认为。

下一步,利氪将在线控转向等方面做扩展。

惠志峰告诉记者,高阶自动驾驶逐步落地,线控转向将成为自动驾驶的标配,但线控转向技术难度大,安全冗余性要求高,现阶段大多数产品处于研发阶段。

“预计年,利氪会以线控制动作为切入点,渐进式打通线控底盘产品体系,往线控转向、底盘域控制器领域发展,最终联合主机厂共同打造一体化线控底盘。”惠志峰展望着。

题图来源: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iw.com/xgyy/133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