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症状
(3)新生儿啼哭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出现啼哭,使得肺组织能迅速膨胀,逐渐由胎儿循环过渡至正常循环状态,这是呼吸运动建立的正常生理反应。在此之后,由于新生儿尚未有语言表达的能力,啼哭是作为其反映生理情绪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同时也是对疼痛刺激、疾病状态等的特殊反应。鹤壁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崔清洋博士将从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原则、保健与管理、随访及预防方面一一介绍。
1
病因
根据原因,可将新生儿啼哭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两大类。作为新生儿父母、新生儿科医师以及护理人员,对于新生儿的啼哭,最重要的是鉴别其是生理性情绪表达,还是对于病理状态的反应才能进行及时且恰当的处理,一方面避免对于生理性啼哭过度紧张而给予过度检查及治疗,另方面避免对于病理性啼哭未能及时发现异常,延误病情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1.生理性啼哭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1)饥饿性啼哭:为新生儿哭闹的最常见原因。一般发生在上一顿喂奶之后2-3小时哭声响亮,有节律性,哭时面色红润,伴有觅食、吸吮和吞咽动作,啼哭时间相对较长,给予喂养后哭闹可停止;
(2)不适性啼哭:为另外一种较常见的生理性啼哭原因。比如新生儿在大小便浸湿尿布之后、衣被太厚过热或太薄过凉、长时间未更换体位肢体不适、蚊虫叮咬引起瘙痒等情况,一般表现为突然啼哭,哭声急躁,后间断低声哭泣,给予喂养、安抚等不能缓解,此时注意观察并纠正以上因素后啼哭即可中止;
(3)自然性啼哭:新生儿无明显异常体征,多在刚睡醒或者清醒无人陪伴时发生,给予抱玩、哄逗等抚慰后可中止,有时将其放下后再次啼哭,考虑为新生儿的一种正常生理情绪需求;
(4)疼痛性啼哭:在进行新生儿护理的时候比如更换尿布、更换衣物、洗澡擦身时,若手法粗暴、牵拉等刺激引起疼痛时,新生儿常出现啼哭。另外一些医疗行为,如采血、动静脉置管、各种有创穿刺等操作,均会导致患儿出现疼痛引起。
2.病理性啼哭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1)皮肤疾病引起的啼哭:多为持续性哭闹般哭声响亮有力,伴有烦躁,有时可见新生儿出现踢被、磨蹭等表现,但总体全身情况良好。一般常见的有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皮肤皱褶处皮肤糜烂、面部湿疹、肛周湿疹、尿布皮炎、皮肤疖肿、皮肤擦伤等;
(2)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啼哭:症状比较轻微的为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因鼻塞导致呼吸不畅,或在吃奶时因鼻塞不能很好吸吮引起,该类情况般哭声有力,全身状况良好。如出现哭声嘶哑,哭时可闻及喉喘鸣音需要注意是否存在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或者喉炎的情况。若出现肺炎等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可能出现哭声微弱、呻吟表现,甚至伴有呼吸急促、面色发绀、喘息样表现,一旦出现类似情况,必须要紧急处理;
(3)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啼哭:若出现口腔炎症,因吸吮导致疼痛,故会出现每次吃奶时哭闹边吸边哭,吸吮无力,但哭声有力,此时应注意检查口腔内情况。消化道感染引起腹泻及呕吐,可伴有肠道痉挛、腹痛、腹胀,此时可出现高声且尖锐的啼哭,时缓时急,反复发作。
牛奶蛋白过敏或者乳糖不耐受的新生儿,易在吃奶后出现肠易激反应,可在吃奶后安睡时突然出现急促尖锐的啼哭,哭闹剧烈,常常家长会反映婴儿夜间睡觉不安稳,易惊醒并哭闹,但总体全身状态尚好。
肠套叠、腹股沟嵌顿疝则易引起患儿反复哭闹不止,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给予安抚等处理不能改善,可伴有果酱样大便或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
(4)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啼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内出血、中枢感染等疾病,由于颅内压增高,常出现尖叫样啼哭,哭声高尖单调,可伴有呕吐、惊厥、反应差等神经系统表现;
(5)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啼哭:部分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如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法洛四联症、房室间隔缺损等,可出现哭声微弱、吸吮无力、呼吸急促等表现,若哭闹严重时则面色发绀喘息明显加重;
(6)疼痛导致哭闹:也是住院患儿常见的啼原因。一些外科手术之后的患儿或新生儿进行有创操作或产钳助产引起皮肤损伤等原因。
2
治疗原则
对于新生儿啼哭的处理,最首要的是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基本状况,询问新生儿家长或护理人员相关情况,了解啼哭的性质,初步判断导致啼哭的原因。在护理新生儿时注意随时观察是否存在不适性哭闹的情况,及时解除引起新生儿不适的因素,注意维持合适的室温,穿盖舒适的衣物,注意祛除蚊虫,注意维持室内安静、防止喧哗吵闹、保持空气清洁等。对于母乳喂养的正常新生儿,需要指导母亲正确的喂养动作,预防呕吐及误吸,喂奶后合理的拍背等。
对于早产儿或因病住院的新生儿,若给予人工喂养,应注意根据病情及生长发育的情况合理增加奶量。在对新生儿进行更换尿布、更换衣物洗浴等护理的时候,注意细致耐心,不要为贪图迅速而动作粗暴。
对于医护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查体、治疗、有创操作等处理时,一定要注意手及器械的温度,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对新生儿的不必要的刺激。特别是置于暖箱中的早产儿,应注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降低灯光及外界声音的刺激。
对于病理性啼哭,最主要的处理方式还是在缓解患儿的不适感的基础上,以治疗原发疾病为主。注意维持良好的环境,做好皮肤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推荐给予母乳喂养以减少过敏及肠易的情况,若有紧急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对症。
3
保健与管理
既往对于新生儿啼哭,特别是疼痛刺激导致的啼哭不够重视,认为新生儿不能感知疼痛,或者对其没有远期影响。但目前观点则认为,新生儿早期的疼痛暴露,可能对远期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免疫状态及精神心理均产生明显的影响。
对于住院治疗的早产儿或足月儿,目前证据表明给子“袋鼠式护理及“帮助性包裹”的护理方式及手段,可以有效减少新生儿的哭闹时间,降低其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另外使用“非营养性吸吮”和糖水安慰的方式也可以达到缓解疼痛刺激的目的。
按摩理疗及针灸也被认为是有效的缓解疼痛的手段。对于已知病理状态导致哭闹且难以安抚的,或者在对患儿进行某些有创操作之前,或者是外科手术之后的患儿,可以选用适当的镇静镇痛药物以减轻疼痛刺激。
但目前来说我们对新生疼痛的了解仍不够全面和深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4
随访
对于新生儿生理性啼哭无需随访。而新生儿病理性啼哭,按照原发疾病相关的随访要求按时随访。
5
预防
对于新生儿生理性啼哭,要给予及时安抚或喂奶,有时在喂奶结束后新生儿仍有啼哭,可能原因为奶量不足,新生儿饥饿感未完全解除,提示可能需要增加奶量。新生儿在大小便浸湿尿布之后衣被太厚过热或太薄过凉、长时间未更换体位导致肢体不适等,要予以相应处理。对于新生儿病理性啼哭,要及时就医,寻找出啼哭的病因,然后予以对因预防或治疗。
-END-
来源:
杨杰,陈超.新生儿保健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图文排版:李果
审核:崔清洋
鹤壁市妇幼保健院
母婴热线
计免科
急诊科
儿科
NICU
儿保科
儿童康复科
产后康复科
外科
中医儿科
乳腺科
孕妇学校
产科门诊
妇产科24小时接诊电话
妇科病区
妇科门诊
VIP病区
产前病区
产后病区
彩超室
产房
保健院分院(军民花园车站站点)院区电话
男婚检
女婚检
乘车路线
淇滨区:乘坐23路、29路、路、路公交车到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即到。
山城区:乘坐路公交车到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即到。
淇县:乘坐路公交车到妇幼保健院站下车即到。
浚县:乘坐浚鹤大巴到华山路与九江路交叉口下车,往东约米路北即到。
就诊时间(冬季)
儿科门诊:周一至周日
上午8:00--11:40
下午2:30--5:30
妇产科门诊:周一至周日
上午8:00--11:40
下午2:30--5:30
儿保科: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40
下午2:30--5:30
周六上午8:00--11:40
产后康复科:周一至周日
上午8:00--12:00
下午2:30--5:30
中医儿科:周一至周日
上午8:00--11:40
下午2:30--5:30
预防接种: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1:00
下午2:30--4:30
周二、周四下午办理预防接种证
母亲健康的福地
儿童成长的摇篮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