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个穴位就能轻轻松松的把盗汗问题给解决掉。”
这是什么穴啊?就是心经的阴郄穴。
1、阴郄穴:
各脏器中,心为火,肾为水。汗为心之液;汗,在外为汗,在内为血。
作为郄穴的阴郄穴,具有由外到内沟通心脉的功能,使得心火下探,肾水上提,以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目的,盗汗也就好转了。
取穴位: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橈侧缘,平尺骨小头。
下面分享一个经周楣声灸法传承学堂专业老师调理的病案。
周楣声灸法传承学堂经典案例分享患者:梁某某
年龄:35岁
身体健硕,丹田有力,职业专题讲师,训练学员,各地巡讲,为各个商业团队赋能的演讲团队。
病史:腹股沟疝气,17年做过一次手术,20年复发,再次手术。
有轻微白发,鼻炎,咽部有点上火,牙痛,丹田偏厚,中气偏弱,舌苔薄白,脉象有力,尺脉偏弱。
10月11号夜里出汗较甚,故前来咨询
10月22号晚过来问诊,主诉盗汗,鼻炎,中气下陷,胃部有炎症等
首先解决盗汗,给与阴郄一穴,滋阴补肾太极灸,爱人执行力好,当晚艾灸后夜里无盗汗情况。
以上文章摘自周楣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专业导师案例记录为什么用阴郄穴?
汗为心之液,所以汗液方面的问题,如烦热、盗汗、自汗等,都属于心病的症状。盗汗主要是由心虚、阴气虚弱引起的,身体里有内热,汗液就会流出,热邪乘阴虚而导致盗汗。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滋阴、养血。《针灸大成·标幽赋》说:“一泻阴郄,止盗汗。”
《百症赋》里也这样记载:“阴郄、后溪,治盗汗之多出。”也就是说,盗汗了,找阴郄穴准没错。
郄是有空缺的意思,既然它是个空缺,那么身体里的不舒服也可以由这里来宣泄,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穴位,并且还是心经里的郄穴。俗话说:“阴郄多治血,阳郄多治疼”。也就是说阴经的郄穴多用来治疗血液的疾病,而阳经的郄穴则多用来治疗疼痛性疾病。
所以阴郄穴有着补阴养血的作用,既然盗汗是由阴虚引起的,那么揉揉阴郄穴,滋阴养血,盗汗的症状也就会消除了。这个穴在手上,手穴都比较小,很难找,所以在大概的位置找痛点就对了。
想要了解更多艾灸知识可以添加客服
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