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胃部小肠气
勿以“疝”小而不为
“小肠气,大危害”
小肠气又称疝气
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
相信大家对此并不感到陌生
甚至自己曾不幸患上
今天我们邀请了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外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黄宇匡医生
为大家讲解
解读胃部小肠气
较多人认识的腹股沟小肠气是当体内器官或脂肪穿过腹壁缺口,凸出腹腔外所形成。至于食道裂孔疝,则是指胃部经食道裂孔(位于横膈膜的腹壁缺口)进入胸腔。
食道裂孔疝成因
食道裂孔疝一般会令下食道括约肌和横膈膜分开,从而减弱其功能,令胃液更容易倒流至食道,加剧胃酸倒流的症状。
严重的食道裂孔疝甚至会出现超过一半的胃部移至胸腔,在胸腔内扭曲、打结,令人不断呕吐,甚至令胃部坏死。
其他小肠气成因
与其他小肠气的成因一样,任何令腹腔压力上升的情况都有机会增加食道裂孔疝的风险,而肥胖就是最常见的主因。
在香港,有一半成年人超重,而且有上升趋势,胃酸倒流患者的人数亦明显增加。
手术治疗食道裂孔疝
药物虽然能够减轻胃酸倒流症状,但不能解决食道裂孔疝这些身体结构的问题。
因此,医生在平衡风险利弊后,一般会建议病情严重、或非药物能处理的患者,接受微创手术修补疝气,且一并进行抗反流手术。
1
微创手术一般会在腹腔开五个小孔,先将胃部放回腹腔原本的位置,然后再把腹壁缺口(食道裂孔)收紧;
2
最后用胃底摺叠术或磁石环完成抗反流手术。手术一般需时约两小时,大部分病人在手术翌日便可出院。
3
如果病人不幸有严重食道裂孔疝并发症,如胃部扭曲坏死,就需要接受更复杂的手术,住院时间也较长。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建议病人如出现胃酸倒流症状
就应及早求医,对症下药
勿以“疝”小而不为
黄宇匡医生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外科学系临床助理教授
参考资料:
[1]黄宇匡()。胃部的小肠气——食道裂孔疝[线上资源]。港大医学院。.03.30取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