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一句狂热的研判道出了新能源产业链的繁荣景象。在新能源行业持续增长的确定性中,身处其中的很多企业都享受到行业高速增长的红利,再凭借自身的运营能力取得不错的成绩。如果投资标的正处于风口之上,那么投资胜率就大大提高了。让我们从当前锂电池、光伏、储能等拥挤的赛道中跳脱出来,聊聊充电桩的生意。
按照国家对于充电桩建设的任务要求,到年“车桩比”要达到2:1。当前,车桩比是3:1。从3:1降至2:1,意味着充电桩数量的增长步伐要快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速度。显然,“车桩比”这一目标锁定了未来充电桩建设与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长空间。
充电服务企业能链智电CEO王阳在财报交流会中算了一笔账:根据CIC数据,和年公司覆盖的充电桩市占率分别为28%和36%,单枪营收分别为35.29和82.76美元,市值反映在年单根充电桩上是美元/枪,反映在年的整体营收上PS是54.2倍。若市场维持对单桩的估值,或维持对整体营收的估值,并假设能够维持目前公共充电桩市占率,能链智电将获得与整个市场同步的持续增长。
既然新能源行业的增长红利已摆在眼前,那么能链智电是否能够通过自身运营赢得更多呢?在理解公司为行业创造的价值之前,需要先了解充电桩行业的制约因素。
充电桩市场分散竞争,数字化服务降本增效
中国充电桩市场与欧美相比在结构上有着较大差异,欧美以私人充电桩为主,而中国以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为主,目前中国总充电量近80%来自于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未来仍将以公共充电为主,公桩占有率持续提升,私桩、换电站和超充站对整个充电市场形成补充。
着眼于公共充电,充电桩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上游为建设充电桩所需设备的制造商,中游为充电桩运营商,下游为充电桩用户(包括整车企业和个人消费者)。
上游充电设备充分竞争,技术门槛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供应商数量众多。硬件设备成本占充电桩总成本的90%+,以成本占比45-55%的充电模块最为核心,IGBT功率开关是其关键组成部分(成本占比20%+)。
中游运营商也呈现分散的趋势。在中国建设充电场站,依赖于场地资源、电力资源、服务和充电桩四个要素,这决定了未来充电运营市场会是一个分散的市场。能链智电认为,有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到市场中,比如各地的城投、能投、环投、交投,物流公司,有土地资源的房地产公司,停车场运营公司,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主机厂,甚至传统能源企业也在布局充电桩,它们的资源禀赋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年到年,中国前五大的公共充电运营商市占率从90%下降到73%。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年7月,top5市占率68.2%,市占率逐月下降。
当市场分散化加剧时,用户会面临一个很实际的问题:C端车主,谁愿意手机上下载一堆App?不仅注册麻烦,使用的时候还要挨个去查充电桩占用情况;B端用桩企业,对接N个平台对账和结算效率也很低。
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拥有资源聚合能力的服务商来为各方提供服务,利用互联网+产业的降本增效来解决问题。回顾以往看过的行业,但凡涉及到万亿规模大市场,且禀赋各异的参与者众多,都给产业服务商提供了机会。
充电服务商如何为行业创造价值
能链智电将自己定义为数字化的新能源生态,采用连接即服务(NewlinkasaService)的模式,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将产业链各环节的服务拆解来看:
充电桩制造商:诉求是获得销售渠道,而中国大部分运营商都跟能链智电合作,当运营商有新的建站需求时,公司可以帮助充电桩制造商进行销售。
充电站运营商:诉求是提高充电桩利用率和场站运营质量,能链智电可以为运营商提供选址规划、买桩、买电、线上运营、线下运营、非电服务、厂家生态等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公司为超过家充电桩运营商提供服务,特来电、星星充电等都是能链智电的合作伙伴。
整车厂:诉求是希望能够有合作伙伴帮助其覆盖不同的充电运营商,减少对接N个平台的成本,能链智电就可以做这样的事,弥补车企优质快充网络的不足。一汽大众、岚图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等都是能链智电的合作伙伴。
终端用户:用户希望简单便捷地找到好用的充电桩,能链智电与快电、高德地图、货拉拉、首汽等合作伙伴共同为车主提供“一键找桩、一键支付”等充电服务。
年上半年,能链智电实现营收1.08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线上服务营收占比94%。线上服务指的是充电桩互联互通以及运营支持等。
线下服务包括充电桩采购、电力采购、充电站的日常运营管理、电桩的保养和维修等,虽然收入绝对值低,但业务增速极高,需要保持跟踪观察;非电服务则是探索差异化竞争的必要手段,是实现充电桩盈利模式多元化的突破口。相比于3分钟就可完成的加油,目前平均的充电订单时长约40分钟。即便未来充电效率提升,但5分钟快充对整个电网的负载、充电桩的成本和电池损耗的压力都很大。公司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内,充电过程可能缩短到20-30分钟,这会衍生出许多消费需求,这也是其大力拓展非电业务的重要原因。
能链智电年上半年充电量10.6亿度,同比增长%,达到行业市场增速的2倍,未来是否能持续跑赢,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