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曾轰动一时的造车新势力Logo图上的车企们,如今能够活下来的十个手指就可以数完;在现实的博弈中,这些本该“壮志雄心”的新势力们慢慢失去光彩。
很显然,对于“体面的活下去”,他们都选择后者。
4月13日晚,五龙电动车发布一则公告,内容提及“收到公司董事会主席曹忠通知,李嘉诚基金会已于1月8日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撤销其此前提交的针对曹忠本人的破产呈请。”
许久不闻的李嘉诚和曹忠再次被提起,必然会引起不小波动,毕竟对于网端的看客而言,在这两个名字背后还存在着一家“半死不活”的新能源车企———长江EV。这家曾经被投入了50多亿资金的长江汽车,你还好吗?
昔日好友是否分道扬镳
让时光回到年9月23日,李嘉诚基金会公开发表声明称,“基金会于年投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资源交通集团的债券,其后债券由该集团主席曹忠作私人担保。但是中国资源交通年违约,逾期未全数归还债劵本金及利息,并屡次拖延还款,至年7月欠款本金及利息逾11.19亿港元。基金会因此入禀香港法院,申请将曹忠破产”。
在香港的法律中,有关“破产”的明文规定,“一旦高等法院向债务人颁布破产令,破产人就必须立即将其所有的资产交给受托人管理。破产人必须披露全部财产及债权,包括动产、不动产、现金、有价证券、知识产权等等,不得有隐瞒、转移等行为。”
这意味着,曹忠将要变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而他手中,还握着一个更加穷苦潦倒的长江EV。
此消息一出,网端舆论竟有偏向曹忠一方。毕竟在以往的剧情走向里,观众多半都会维护弱势群体。有些人觉得李嘉诚这样的公开讨伐,似乎有些不近人情;曹忠和李嘉诚曾是昔日商业场上的默契合作者;李嘉诚还曾夸赞曹忠为“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
而今“最优秀的企业家之一”也抵不过眼前利益,情谊和夸赞又算得上什么?这个时代早就过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虽然“被申请破产”的先例很多,但被昔日好友公司“追债”提交“被申请破产”的情况实属不多,公开“撕破脸”的剧情,像极了香港TVB八点档的宫斗剧,又精彩又残酷。
不过如今面对李嘉诚基金会的撤诉,曹忠终于松口气,和解显然是当下最适宜的方式,因为对于李嘉诚和曹忠而言,精彩且残酷的并不是“被申请破产”,长江EV才是真正的主角。
那张几年前的造车新势力Logo图中,长江EV的Logo也赫然在目。从年至年,长江EV用了3年时间让自己获得“准入证”。
长江EV由杭州长江客车公司演化,后被五龙集团兼并。当时的五龙集团在兼并杭州长江客车后又陆续兼并了云南美客车公司,从而顺利拿下国内第二家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第一张是北汽新能源),长江EV也成为国内第五家获得工信部发改委“双资质”的新能源车企,速度之快,也让业内大吃一惊。
年五龙集团正式宣布将投资51亿,推出了长江EV的品牌,并且拿下了亩土地开始建新厂,其中包括贵州长江生产基地。
这笔庞大资金背后的助力者就是李嘉诚,这位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的商业奇才早在年就看到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他多次增持五龙电动车股份。
年,李嘉诚的持股比例一度达到8%,成为其第三大股东;这是一波资金的操作,让长江EV从默默无闻走上幕前。
曹忠
李嘉诚、五龙集团、长江EV,这三者似乎成为了当时新能源市场最具“噱头”的组合,曹忠就任五龙动力、五龙电动车集团的执行董事、长江汽车董事长。
尽管有大财主撑腰,但不争气的长江EV并没有给背后财团带去太多的希望和继续扶持的动力。长江EV缓慢的造车进程和无规划的推进,被行业分析师认定为“胎死腹中”。
从目前长江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