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股沟疝自己能好起来吗兼谈不做

每年放暑假,总是会有许多八、九岁或十几岁的儿童腹股沟斜疝患儿过来就诊,而且要求赶快手术,好像一刻也不能等待。我问家长是什么时候发现小孩的腹股沟斜疝,居然大部分的家长是在小孩二、三岁前发现,少部分的是在最近才发现。

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可以等这么长时间不手术,而现在却这么着急地要求手术呢?家属的回答基本一致:我想等他自己好起来,可是他就是好不了,既然好不了,不如趁放假赶快把手术做了。哦,原来是希望腹股沟斜疝自己能够痊愈。这可能吗?

小孩腹股沟斜疝自己愈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以往有教科书上写着“出生6月内有可能自愈”,其实,从我二十几年的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经历来看,自愈的病例也是屈指可数,简直是“守株待兔”的概率。曾经有一个小孩在1岁时被发现右侧腹股沟疝,家人用疝气带压迫治疗5年,以为治愈了,在第六年发现左侧又出现腹股沟斜疝。家人想想这样长期压迫也不是办法,就过来给我做左侧腹股沟斜疝手术。我认为右侧也不大可能治愈,建议家属在行左侧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同时行右侧腹股沟探查,看看右侧是否还有腹股沟斜疝存在。家属考虑了很久,还是不接受我的建议,要求暂时松掉疝气带观察一段时间再说。结果,将右侧疝气带解下来仅仅3天后,小孩在进入手术室哭吵时,发现右侧腹股沟又鼓起来了。

但是,就是有家长跟我说自己小的时候也是“小肠气”(腹股沟斜疝的俗称),后来就好了。我分析这个家长的情况,有两种可能性:其一,他患的确实是腹股沟斜疝,他就是那个微乎其微的“微”,我只能赞叹他的运气极佳;其二,他患的是“鞘膜积液”,民间也有人称之为“小肠气”,称呼与真正的腹股沟疝混淆。这种“小肠气”是有一定的自愈可能性,目前对鞘膜积液的态度是观察至2岁左右,如果还没有自愈才决定手术。

在知道小孩的腹股沟斜疝不大可能自己愈合后,有些谨慎的家长还会提出另外一个问题:“我的小孩还小,手术后也难以护理,我先不做手术,会有什么风险吗?”

首先,不做手术期间最大的风险是发生“嵌顿疝”,指腹腔内的脏器(如肠管或女孩子的卵巢)进入疝囊后被腹股沟部的肌肉卡住不能回缩。肠管被卡在疝囊里后,首先是肠管的静脉血不能回流,肠管越来越肿胀,慢慢地,动脉血也不能流进去,如果不及时治疗,卡住的肠管(或卵巢)就会缺血坏死,男孩子还可能发生睾丸坏死。这个是最大的风险。

其次,不做手术期间,有的小孩的肠管几乎每天都在阴囊里挂着(除了睡觉后缩回去)。肠管的温度接近中心体温(37℃),而阴囊应有的温度是低两度的(35℃),睾丸喜欢阴囊低两度的环境,而长期高两度的肠管在阴囊呆着,是否会对睾丸产生影响?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这事还没有定论呢。

其三,不做手术期间,肠管经常从腹腔进入阴囊,尽管没有嵌顿,但是也会对睾丸的供应血管产生一定程度的压迫,这种轻微的压迫长时间持续,是否会对睾丸产生微妙的影响呢?这事也是没有定论,意见也是两种: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

其四,这是一些家长告诉我的,说手术以后,小孩子的消化好多了,脸色也好看了。这种可能性有吗?一般文献和书本也没有论及腹股沟斜疝对小孩胃肠功能的影响。但我稍加分析,认为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因为,小肠经常进入疝囊,如果疝囊口够大肠管没受压迫,这到没什么问题。如果疝囊口不大不小,虽然不至于引起肠管被卡住,但是,肠管还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压迫刺激,这种刺激也有引起肠道功能紊乱的可能。所以,家属说手术后“小孩的消化好了、脸色好看了”也是可能的,因为行疝修补手术后,肠管不再出来了,对肠管的刺激也就解除了,胃肠功能就恢复正常了。

所以,对小孩腹股沟疝的治疗问题,我的态度是:选择最佳时机,手术治疗。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bziw.com/yfzl/331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