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名女学生为图方便,在校门口坐了辆黑车回家。10月24日,高速交警查处了一辆超员黑车,民警对违法司机进行处罚的同时,对车上的六名女学生也进行了耐心教育。
10月24日下午4时许,省高速交警三支队八大队民警在阳城收费站执勤时发现,从晋城方向驶来的一辆无牌黑色轿车在快到收费站时缓缓停靠在了路边,民警遂上前盘查询问,发现这辆五座的小轿车内连同司机坐了7个人。
经询问,民警得知,车上六名乘客都是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的女学生,周五放学后,她们在校门口看见这辆小轿车在拉客,为图方便,没多想便以每人20元的价钱跟司机谈好直接将她们送回阳城,不料被交警查获。
民警对司机跑黑车拉客并超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依法作出了相应处罚,同时对六名女学生擅自坐黑车缺乏自我安全防范意识的行为进行了教育。六名女学生承诺,今后一定不坐黑车,不坐超员车,并表示会把这次经历向周围的同学分享,共同引以为戒。
来源:太行日报·晚报版刘克武立清新闻二:陵医院途中遭遇大堵车10月28日6时许,陵川一名临产孕医院生产,途经陵辉公路时却遭遇大堵车。陵川县公安局六泉派出所紧急救援,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
当天,六泉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一辆车牌号为晋DZZ的长安面包车途经陵辉公路时被堵,车上载有一名临产孕妇,需医院。
陵辉公路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近期由于出省道路荫林路、下黄路维护修理,日设计运行能力余辆车次的陵辉公路,日通行车辆陡增至余辆车次,陵辉公路交通堵塞严重,六泉派出所和六泉交警中队联勤联动,立即赶往现场,并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一路民警疏导交通,另一路民警经赵马线顺小路到阁河超限站找寻被困孕妇。经过两个小时的紧急疏通,民警终于打开一条生命通道,顺医院。
来源:太行日报·晚报版李晓路
新闻三:医院医院指导重点学科建设图为医院专家在进行手术指导。
近日,医院副院长、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赵浩亮教授带领医院普通外科8名医院交流指导,以促进该院普外科重点学科建设。
专家们通过查房,详细了解了4名患者的病情。针对患者现状,开展了关于胆囊癌、结肠癌治疗的病例讨论,通过病情讲解和病理分析,专家们提出了专业化的治疗建议,为患者的下一步治疗确定出最佳方案。同时,专家们还进行了腹股沟疝气切除、乳腺肿物切除手术。通过参观交流,医院学术氛围浓厚,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多学科联合会诊工作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医院普通外科是省市共建的重点学科,自医院普通外科与医院结成对子以来,医院普外科开展了快速康复外科、多种腹腔镜手术、临床路径管理等业务,推广应用多学科诊疗协作模式(MDT),在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来源:太行日报新闻四:军营走来咱晋城的文艺家4名消防战士上台助兴,把活动推向一个小高潮。
司剑虹与儿子司歌表演了方言快板。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吴国华精心准备了一段上党梆子清唱。
文艺家们在消防特勤中队参观。
战士们在观看演出。
微冷的空气里涌动着欢乐的气氛。昨天下午,由市文联主办的“我们的中国梦·送欢乐下基层”晋城市文艺家走进军营活动,在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院内举行。吴国华、司剑虹等晋城文艺界“大腕”给这里的60多名消防官兵“烹制”了一桌丰盛的文艺大餐。
“这片美丽的土地,有他有我有你,沐浴金色的阳光啊,欢聚在一起……”台上,第十三届山西省“杏花奖”获得者程军霞深情地演唱着。台下,60多名消防官兵整整齐齐地坐在一排排小马扎上,用心聆听着、感受着。杏花奖得主郑法根带来了激昂高亢的上党梆子《潘杨讼选段》,山西省戏剧表演一等奖得主王爱果送上了上党落子拿手唱段《穆桂英挂帅》。降温了,起风了,但战士们和艺术家们在露天的“剧场”里,心里热乎乎地,一点都不觉得冷。
看着台上演得热火,张静、汪尚强、杨豪杰等4名消防战士实在“技痒难耐”,走到台上演唱了一支《军中绿花》,还表演了一台小品《特勤新闻联播》。两个互动节目瞬间拉近了台上台下的距离,把活动推向一个小高潮。
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中,山西省杏花奖获得者侯慧琴、卢爱琴,著名歌唱家史云慧,相声表演者李维维、许藏奇等依次精彩亮相。后面的“压轴大戏”更精彩:著名方言表演艺术家司剑虹与其儿子司歌搭档,表演了方言快板《还是粗茶淡饭香》,把官兵们逗得乐不可支;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吴国华精心准备了一段上党梆子清唱,让大家领略了梆子艺术的最高境界。
“官兵们平日里就是训练场、餐厅、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非常单调和枯燥。今天的活动我们非常欢迎,它活跃了军营生活,陶冶了战士们的情操,加强了军民的鱼水感情。”特勤中队中队长高鹏说。
市文联副主席谢红俭介绍,文联下属的市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等11个协会都派出了文艺骨干和精兵强将,参加到这次送欢乐活动中。“一听说来军营,大家伙都铆足了劲,认为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良机。今后,市文联将会创造更多机会,为丰富基层文化生活、繁荣我市的文艺作出贡献。”谢红俭说。
来源:太行日报·晚报版记者;吴希莲高云
晋城头条打造本地新闻第一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