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小宇(化名)近日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自己一咳嗽肚子就鼓起来,有时咳得厉害时甚至鼓得好像怀孕了几个月。
来医院,医生经过体格检查与问诊,小宇被诊断为脐疝,经过手术孩子得到了治疗。
??
原来啊,该男童的情况其实是疝气的一种,脐疝是比较少见的情况,通常临床更常见到的是腹股沟疝。
那么疝气到底是什么?
脐疝和腹股沟疝有什么区别?
疝气需要怎么治疗?
疝气不治疗又有什么危害呢?
今天我们请到了市一院肝胆、小儿外科副主任医师袁波为我们讲解一下相关知识。
▼
什么是“疝气”?
是什么人群容易患病?
袁波介绍,小儿疝气分成脐疝和腹股沟疝。脐环未闭合,腹腔内容物从脐中间向外凸起,这种疝气为脐疝。而鞘状突未闭合则导致腹股沟疝,腹股沟疝主要表现是腹股沟处有一鼓包,时而突出时而消失。因为临床最常见到的是腹股沟疝,所以今天主要谈谈腹股沟疝。
正常婴儿都会有一个与腹腔相通的鞘状突,伴随精索(男)或子宫圆韧带(女)由腹股沟管向下延伸至阴囊(男)或阴唇(女)。
一般情况下,婴儿出生后一年内,鞘状突近端会逐渐闭合,而一些婴儿因发育异常导致闭合不全,所以鞘状突就一直与腹腔相通,从而导致疝气的解剖学病因。若鞘状突较细,腹腔内的部分液体就会进入鞘状突,形成鞘膜积液。若鞘状突较粗,腹腔内的肠管、网膜、卵巢等也会进入鞘状突,即形成疝气。体重低、早产儿人群,由于腹壁力量薄弱,更容易患病。一般在剧烈活动、用力大便、咳嗽、哭泣的时候孩子就发生腹股沟"鼓包"的现象,安静、平躺后包块又会消失,这种反复出现的"鼓包"就是疝气的特征。
不痛不痒就不用治疗?
“疝气”严重可导致肠子坏死?
袁波指出,在临床中发现有些患儿家属由于听信偏方或觉得孩子不痛不痒不必治疗,岂料,最后却因为疝气嵌顿,拖到肠管缺血坏死才来手术,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疝气嵌顿(指持续的"鼓包"不自动消失)医院就诊。如果经医生手法复位也无法回纳包块的时候,必须立即手术治疗。否则,时间过长会出现肠管、甚至是卵巢坏死。尤其是小女孩,卵巢如果反复嵌顿,将会在卵巢表面形成斑痕,影响以后的生育功能。
在腹股沟疝手术时机这个问题上,袁波强调,没超过一岁的孩子建议先观察,但是若发生反复性嵌顿现象、或者疝经常性脱出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即便未超过一岁也应该早日手术治疗,避免不必要的损害。
医学科普达人
袁波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方向:肝胆、小儿外科
专科时间:周三上午
简介:
中山大学外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先后在医院、医院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肝胆道肿瘤、胆道系统复杂结石、门脉高压、甲状腺疾病以及小儿腹部外科疾病的诊治,在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肝胆及小儿外科相关论文多篇。
专业审稿|袁波
图片|网络
编辑|社工部新媒体团队
邮箱|dyyysgb
sohu.北京中科医院骗人北京中科医院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