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美——来自台湾专业超凡的护理经验,管理到评鉴标准领先整个昆明地区。坐拥在国家5A级景区,依山伴水,温馨舒适的环境,让妈妈体验健康愉悦的心灵之旅。
历史故事中孟姜女哭倒长城一角的画面令人印象深刻,其哭声是否真具有那么强大的威力尚待考证,但无庸置疑的是,宝宝撕心掏肺地大哭,已足够让作为妈妈的肝肠寸断。宝宝出生后与父母亲第一个用来沟通的语言就是「哭」,所有的千言万语都化成串串的泪珠和两行鼻水,伴随惊心动魄的哭声,宛如一枚炸弹爆发,经过多次合宜的危机处理后,亲子间的默契与信任也才会更上一层楼。
哭?宝宝唯一的沟通语言
新生儿一整天的活动不外乎是进食、排泄、睡觉和探索环境,而「哭」是宝宝与外在世界沟通的唯一语言,宝宝用哭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或需求,于是尿布湿了就哭,肚子饿了也哭,想睡觉也要哭,想要抱抱…不用说也是哭就对了,让人怀疑眼前这个宝贝简直是「磨娘精」来的!
根据「哭泣曲线」(thecryingcurve)显示,宝宝出生后的2~3个礼拜,哭泣情况会开始增加,于第6~8个礼拜达到高峰,然后在第12个礼拜之后会慢慢减少,一般而言,1~3个月大的宝宝处于哭得最凶的阶段,而且常常没来由的突然哭泣(即找不到哭泣原因),不管家长如何安抚可能都没用。
近7成宝宝爱哭泣
国外相关文献报告指出,约有3成左右的婴儿较为安静,不会有太多的哭闹;其他剩下约6~7成的都是爱哭宝宝(其中有大约2成的宝宝是超级爱哭鬼),这些超级爱哭鬼往往哭得天崩地裂,常令妈咪们紧张地不知所措!
有些家长心中不免会疑问:「宝宝一哭泣,就立刻抱他、安慰他,这样会不会宠坏孩子呢?」对此,医师说明,0~1岁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基本生理需求有被满足与情感上的回馈(如:安全感、关心)」,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怕宠坏孩子,而对宝宝的哭泣置之不理,甚至处罚他。对待1岁内的宝宝,家长其实不用担心会宠坏孩子的问题;待稍大一些,已经能用简单词汇沟通的1岁以上幼儿,家长要弄清楚孩子哭泣的原因,并要求他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此外家长也要向孩子传递父母此刻的心情,例如:「你这样子摔东西,妈咪很不喜欢。」,让孩子知道父母会生气的原因与底线。
★小叮咛
哭久不理 长大易孤僻
临床上发现:「福利院的宝宝跟一般门诊父母带来的宝宝相比,前者比较不爱哭闹。」,这是因为这些孩子往往由保母带大,而保母通常一次就要负责照顾好几个孩子,又时常轮班,将孩子喂饱穿暖之余,比较无暇兼顾每个孩子情感上的需求,久而久之,孩子发现哭泣无法得到回馈时,自然就会变得不爱哭闹。
临床上也曾经发现,在幼时缺乏关爱、哭泣得不到正向回馈的孩子,往往长大后个性会比较孤僻、内向、缺乏安全感与团队合作的精神,心态上也变得较为自私。
宝宝哭声解碼
如前所述,每个孩子爱哭的程度不同、哭声不同,且导致哭泣的原因也不尽相同,父母要去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响应;在一次次的哭声危机化解后,亲子间自然能达到尽在不言中的默契!医师指出,宝宝哭泣所代表的讯息是多层面的,大致可分为生理需求、心理反应与病理状况3种。这3种类型的哭声不太一样,父母应该仔细注意与区别。
生理需求
?我饿了
观察指标:哭声较短,频率较低,起伏较大。
Whattodo:妈咪可以将胸部或奶瓶靠近宝宝嘴巴,看他是否会自动把嘴凑上,有时候可能在喂奶时宝宝暂时仍止不了哭泣,妈妈这时应继续哺喂,孩子吃饱了自然就不会哭。
?我不舒服
观察指标:可能因为遇到突然的冷热刺激或尿布湿了,甚至只是被蚊虫叮咬而已,都可能会引起宝宝啼哭;这种哭声初时声音较大,之后逐渐变小,而且易有全身躁动不安的表现。
Whattodo:每个孩子对尿布的感受不同,有些孩子可能尿布湿一点就会嚎啕大哭,这时家长可检查尿布是否该换了,或是依温度变化来添加或减少宝宝的衣物。
★信息站
系统性Check!宝宝为什么哭
在宝宝哭泣的第一时间,家长可以先快速地检视孩子是否因为基本生理需求没被满足,找到原因后实时满足孩子所需,便可快快擦干他的眼泪,等待迎接他的笑颜;以下是可供检查的线索。
距离上次喂的时间隔了多久?宝宝是否饿了,还是一直没吃饱?宝宝是因为感到寒冷或炎热吗?是否有腹胀气或便秘的症状?
仔细观察孩子的脸部、皮肤和身体,是哪里不舒服吗?(如:衣服的标签刺激宝宝皮肤)有没有可能是被什么东西惊吓到?(如:汽车喇叭声或狗吠叫等)如果没有特别明显的迹象,可能是宝宝需要您的陪伴,或是只是想要发泄情绪,也有可能是不明原因的哭泣(尤其是宝宝0~3个月大时)。
心理反应
?「我好无聊」或「我好累」
观察指标:音量较低、有一阵没一阵的无力哭声。
Whattodo:如果宝宝本来在婴儿床,或是自己玩时,忽然哭了起来,可能代表他很无聊,希望您能陪伴他;有些父母会观察孩子的举动,并让孩子试着独处,有些则会马上到孩子身边,帮孩子换个环境或是拿新的玩具给他玩。若宝宝是因为困意而哭泣,父母可用眼睛注视着孩子,等待他自己冷静下来,或是将他移到床上睡觉。
?我好怕
观察指标:听到突发性巨响(如:关门声)、受到惊吓(如:来到新环境、被陌生人抱着),都会突然抖一下然后放声大哭,哭声音量大、有节奏。
Whattodo:给孩子1~2分钟,看他是否有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若无法,家长可以抱起宝宝,轻声安抚他不安、害怕的情绪。
?妈咪快来救我
观察指标:尖叫或是高音频的哭声。
Whattodo:宝宝可能是害怕或是情感上失去控制(如:小哥哥过度兴奋,进而无意中惊吓或弄疼宝宝),家长赶过去安抚宝宝的同时,除了做全身检视外,并查看是否可能为周遭的人、事、物所造成;此外,也要小心有可能是宝宝生病了(如:发烧、耳朵痛、胃不舒服等)。
?我好生气
观察指标:倾向于狂暴地嚎啕大哭,合并握拳、蹬腿等激烈肢体动作。
Whattodo:可能是妈咪把玩具从他手中拿走,宝宝因觉得自己的东西被抢走而哭泣;或是感到被欺负,因而生气哭闹,以上状况均为小宝宝很正常的情绪反应,并不能称为无理取闹,建议可先拿玩具跟宝宝交换,而不是一下就把他的玩具抽走。
病理状况
观察指标:当孩子的哭声呈现高亢尖锐或是低鸣哀哭,明显异于平常的哭声;并合并其他身体不舒服的症状,像是活力减低、食欲不振、精神不好等,这时很可能是已经生病的征兆,相信这时候作为妈妈的人,一定能察觉到孩子的不对劲。
Whattodo:医师表示,各种疾病的哭声特性不同,父母应该观察孩子哭声的特征与规律,到医院看病时才能向医师描述症状,作为医生诊治时的参考及判断依据。
?警讯,要注意!
若宝宝出现下列7种情况之一,家长应提高警觉,并尽速带孩子就医检查。
警讯
可能病因
1.接触宝宝身体某一部位就哭
要小心有无骨折、脱臼或皮肤损伤
2.一接触奶瓶或乳头就哭甚至拒绝进食
要考虑是否长了鹅口疮或舌咽部发炎
3.突然噪动地大哭不止
要检查腹股沟及生殖器两侧有无疝气(鼠蹊部摸得到肿块)
4.夜间大声啼哭不止,双脚往上缩
要考虑是否为肠绞痛引起的神经刺激,肠绞痛好发于3个月左右的婴儿
5.间歇性啼哭,并伴有腹胀、呕吐、红色果酱样的排泄物
有可能是肠套叠
6.哭声细弱低微、声音沙哑合并呼吸急促
可能是由于心脏扩大压迫到回咽神经所造成的心脏病表现
7.哭声尖锐、音调高亢
有可能是脑部的问题,若伴有前囟门凸起和抽搐,则要怀疑颅内出血和颅内压上升所致
★信息站
10妙招安抚宝宝
家长在安抚哭泣宝宝时,建议一次只采用一种安抚方法,否则您的手忙脚乱,会让他哭得更大声。提供10招舒缓宝宝哭泣情绪的方法,供家长们参考。
1.轻摇宝宝身体,把他放在摇床或抱着前后轻摇。
2.拍宝宝背部或胸部,或温柔抚摸他的头。
3.用包巾或手肘抱着,使宝宝身体靠紧妈妈。
4.哼儿歌给宝宝听,或对宝宝讲些轻柔安抚的话语。
5.放轻柔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6.用娃娃车推宝宝散步,以缓慢且有韵律的步调,不宜急促。
7.泡温水浴,用跟人体体温差不多的温度(大约32~38℃)让宝宝泡澡。
8.让宝宝使用安抚奶嘴,让宝宝藉由吸吮得到安慰与满足。
9宝宝腹部有胀气时,试着帮宝宝排气,例如:拍拍宝宝背部,轻轻按摩腹部以帮助肠胃蠕动。
10带宝宝出门,坐车兜兜风,但要确定有安全座椅才能上路。
Baby超爱哭,爸妈takeeasy!
宝宝哭泣不止常令新手爸妈备感压力,甚至险些抓狂,也会对自己的照料能力产生怀疑,医师表示,在临床上只有碰过极为少数的宝宝因为过度哭泣,造成憋气,进而出现呼吸不顺、脸部发黑与身体痉挛等严重症状,这种情况比较可能会发生在天生心肺功能就比较差的宝宝身上(如:早产儿、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至于一般的宝宝,哭泣并不会对他身体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家长不用过度担心。因此,家长若在确认宝宝的需求已获得满足后,也曾试着安抚他,但仍宣告无效时,建议爸比妈咪可先试着放松自己、喘口气,免得宝宝还没哭累,您就已经先精疲力尽啰!
8Tips学放松
?将宝宝放在安全、安静的地方,同时他也能看到妳,不要打扰他,让他独自哭泣一会儿。
?打电话给朋友或亲戚,寻求建议。
?把宝宝暂时先交给其他人代为照顾,让自己有喘口气的时间和空间。
?播放轻柔音乐,暂时抛开宝宝恼人的哭声。
?深呼吸,尽量让自己情绪不要失控。
?提醒自己不要再紧张兮兮,宝宝并没有任何毛病,而且哭也不会伤害到他,宝宝也有需要释放情绪的时候。
?重复告诉自己:「宝宝会长大并度过这段爱哭期。」
?不管做什么,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在气头上就去猛烈摇晃,甚至失控殴打宝宝。
-----完美一月健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