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老年前列腺增生对腹股沟疝病发有何
腹股沟疝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多发病,在美国,年均疝修复术数量超过60万次,是实行最多的外科手术之一。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腹股沟疝得病率可高达1%-5%,每一年有成人腹股沟疝病例近万例。一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老年人腹壁薄弱、松弛。各种因素的腹内压增高可加重腹壁薄弱,也是产生腹腔内容物自腹股沟疝出的动力。引发腹内压增高的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慢性咳嗽、长时间便秘及BPH致使的排尿困难等。
BPH致使的排尿困难,虽然是不言而喻会致使和加重股沟疝的因素,但两者相关性的调查研究却相对较少。Thompson等对70例入院接受前列腺手术的患者研究发现其中47%的患者在入院时已出现过腹股沟疝病发或接受过腹股沟疝手术,而0%患者正罹患腹股沟疝,得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这虽然是针对二者相关性的调查性研究,但未论述两者的因果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股沟疝与非腹股沟疝的视察组和对比组两组之间,IPSS、前列腺体积整体及各年龄段内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残余尿量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分析缘由可能为残余尿量不单由BPH引发的阻塞决定,而与膀胱功能也有较大的关系,对老年患者,其膀胱功能常常遭到其他诸如代谢疾病等的影响,对单由BPH致使的残余尿量数据可能有干扰。
本研究对比组的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和残余尿量三项指标与中国国内统计的全部人群的结果曲线一致,而视察组的结果明显高于人群均数。表明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中BPH和排尿困难程度高于一般老年患者。
在对比组,年龄超过70岁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下尿路阻塞症状,并随着年龄的增加IPSS增加,而视察组中即便在相对年龄较轻的岁患者组中,其IPSS结果即表明有约50%的患者有中度的下尿路排尿障碍症状,在80岁以上的患者组中就更加明显;尿残余量变化能明确反应BPH病情,并被作为肯定医治方式的重要根据。一般而言,尿残余量大于60mL是BPH手术医治的重要指征。本组患者尿残余量统计结果显示,随年龄的增加,尿残余量增加,如果参考上述标准,在视察组80岁以上年龄段中,有超过40%以上的腹股沟疝患者具有前列腺切除的手术指征,在岁年龄组也有接近30%的患者具有前列腺手术指征。而以往认为前列腺手术的病例中唯一5%-12%的患者合并腹股沟疝。说明临床对BPH对腹股沟疝的影响有所忽视和缺少研究。
综上所述,在男性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BPH及其所引发的排尿障碍非常普遍,是腹股沟疝病发的一个需要引发重视的缘由。目前可检测BPH排尿障碍程度的检测方法方便、经济,建议对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常规检测IPSS、前列腺的体积、尿残余量,并根据结果给予相应医治,可能有助于避免腹股沟疝术后复发。
本文节选自《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年11月第20卷第11期。
原文标题:老年前列腺增生对腹股沟疝病发的影响
原文作者:张成峰、赵和庆、杨玉斌
作者单位:医院
(来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经销商:维健医药咨询(杭州)有限公司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北京中科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