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俗称小肠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个良性病变,很多老百姓认为这是“小毛病”,平时没有明显不适症状,从来不考虑去治疗。殊不知,危险时刻伴随着疝气患者,这就是嵌顿疝!
“近期,医院普外科收治一位83岁高龄的老年女性,近5天有腹痛腹胀,难以忍受,大便已经4天未解,入院完善检查发现腹腔内肠管梗阻扩张,并且腹腔内有大量积液,医院疝治疗中心黄鑫副主任医师查看病人后认为该位患者为极为少见左侧闭孔疝并小肠嵌顿,嵌顿的小肠极有可能已缺血坏死穿孔导致腹腔积液和腹膜炎,只是老年人对疼痛及炎症反应不剧烈,临床表现不典型,表面上看起来病情平稳,其实病情已十分危重。
虽然患者年事已高,急诊手术风险极大,但救命要紧!遂连夜手术,术中证实小肠嵌顿坏死穿孔,肠液外渗,予以切除部分小肠,术后该患者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4日才脱离生命危险,后痊愈出院。
扩张的肠管嵌顿的小肠嵌顿坏死的小肠一、并发症不容小觑!
嵌顿疝是由于腹部薄弱处缺损处周围组织收缩,卡压了由此突出的肠管,使其不能回到腹腔内,嵌顿引起肠管缺血坏死,导致生命危险,此时往往需要急诊手术治疗,而一旦发生嵌顿后再手术,有7%的患者失去生命。
而闭孔疝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女性的临床少见疝,与普通的腹股沟疝不同,它的发病位置更低,往往在身体表面不能触及明显包块,所以起病之初难以确诊,但却具有容易发生嵌顿卡压肠管,压迫股血管及神经致下肢疼痛活动受限的特点。
对于高龄患者而言,发生嵌顿后急诊手术死亡率往往更高!然而在手术台上,医生不得不将坏死的肠管切除,而且在炎症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往往不能对疝缺损进行修补,这就意味着日后需要二次手术彻底解决疝气问题。一个很小的疝气,因为嵌顿,变得如此麻烦,而且还危及生命。
(图片源自网络)
二、疝气更加偏爱老人!
老人得疝气,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结构发生变化,机体老化,腹壁变薄,张力下降,变薄后的腹壁很容易被腹腔脏器冲破形成疝气。同时老化后的人体器官组织发生萎缩,造成人体间隙增大,腹腔器官随间隙突出形成疝气的可能性也很大。
老人或多或少伴有老年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部疾病导致咳嗽,前列腺肥大引起排尿困难及习惯性便秘等原因造成腹腔压力增大,腹腔器官冲破腹壁薄弱处从而引发疝气。
(图片源自网络)
三、及时治疗很必要!
避免嵌顿疝发生的唯一有效手段是积极手术修补缺损,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手术方式可选择腹腔镜术式(微创手术),一般腹股沟疝术后只需住院一天,第二天可出院回家,考虑到高龄患者,由于基础疾病较多,无法耐受全麻,也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疝修补手术,对于高龄患者,麻醉风险更小,手术费用更低。因此没有发生嵌顿的腹股沟疝治疗的确不是很麻烦。
(图片源自网络)
“在此,湖南医院普外科疝外科中心的专家们再次提醒广大疝病患者,疝是一个常见多发病,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危及生命,但有病需要早治疗,莫讳疾忌医,及时就诊及时手术才是王道!如果拖到最后嵌顿了、坏死了、穿孔了,到时候再去做手术,一是冒着非常大的生命危险,二是花钱多,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甚至人才两空。
康雅专家简介
汤恢焕副院长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南地区普通外科学术委员会共同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湖南省保健委员会专家‖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原湖南省政协常委
医院普外科主任
擅长普通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发表学术论文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与专著11部‖主持及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12项‖获省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担任6家学术期刊的常务编委或编委
霍胜军普通外科主任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市级普通外科学会委员‖市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擅长普通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及腹腔镜下胃肠道肿瘤切除/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腹腔镜下脾切除/腹腔镜下肝胆管取结石/腹腔镜下疝修补/保留脾脏的胰腺肿瘤切除/腹膜后肿瘤切除等
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
医院订阅号健康科普
医院服务号就诊服务
撰稿:普外科詹翔
编辑:曹兴
审核:邓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