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Dribbble
设计:JustasGalaburda
责任编辑:会玩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导言
六夕夕的小伙伴小静升级当妈妈了!
但疫情期间我却没办法伴她左右、为她分忧,唯有做她的智囊团,让她安心。
最近她发现宝宝大声哭闹时,左边蛋蛋会像气球一样变大,有时候还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
宝宝爷爷很有信心地告诉大家,这个叫做「气蛋」,是因为孩子生气才得的。大家以后都顺着宝宝的意思,不让孩子哭,这病自然就好了。
小静半信半疑地找六夕夕咨询,后来经过查体、超声检查,才发现这是「疝」,准备等待宝宝大一些了就手术。
「疝」是什么?对宝宝有什么影响?接下来,六夕夕就给宝爸宝妈们好好讲一讲。
01
「疝」是怎样形成的?
说到「疝」,广义上讲,其实是指机体的组织或者器官进入到其他的地方,主要包括腹股沟疝、膈疝、脐疝、白线疝、切口疝等等。
儿童最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包括两种,一种称为「直疝」,在宝宝这类低龄群体中极为罕见,另一种就是今天的主角,名字叫做「斜疝」。
▲图片来源:Google
腹股沟斜疝在男孩中更为多见,这可是与男宝宝「蛋蛋」的发育特点相关的。
原来,在胎儿发育的过程中,睾丸在胎儿后期才从腹腔下降到阴囊中。睾丸下降时会把一部分腹膜一同带到阴囊中,这部分与睾丸「同进退」的腹膜,之后形成了「鞘状突」。
在正常的情况下,鞘状突自己会慢慢闭合,把阴囊和腹腔隔绝开。但是,有些宝宝的鞘状突并没有闭合,它就像是一条小河,连接起了腹腔和阴囊,于是,就出现了腹股沟斜疝。
当男宝宝哭闹、咳嗽、屏气、便秘或者剧烈运动的时候,腹腔的压力升高了,腹腔里的组织或者脏器,比如肠管、网膜,会像河水一样,沿着未闭合的鞘状突,进入到阴囊中。
▲图片来源:Unsplash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进入阴囊的,会是肠管,因为它最爱活动了,有时爸爸妈妈们会听到「咕噜咕噜」的声音,这其实就是肠鸣音。
女宝宝腹股沟疝的发病率虽不如男宝宝高,但是疝出物可能是卵巢,危险性高,需要及时就医。
02
如何判断「疝」?
爸爸妈妈们可以通过观察以下几个方面,自行判断是不是「疝」,比如是不是在哭闹、便秘、屏气、咳嗽或剧烈运动后出现的,是不是没有疼痛感,肿物是不是可以在平躺、安静之后消失。
腹股沟疝摸上去柔软光滑,向上轻轻推挤,可以送回腹腔里,送回过程中经常可以听到明显的肠鸣音。
男宝宝们常见的另外一种疾病,也可以表现为阴囊增大,这就是鞘膜积液。
鞘膜积液的发病原因和腹股沟疝是一样的,都是因为鞘状突没有完全闭合;鞘膜积液中,未闭合的鞘状突管径比较细,肠管和腹腔内容物无法通过,只有腹腔内的液体可以通过鞘状突流入鞘膜腔。
鞘膜积液虽有阴囊增大表现,但与腹股沟疝不同,增大的阴囊无法恢复正常大小,而且强光可以自阴囊下方向上透过。
相对应的,女宝宝版的「鞘膜积液」,名字叫做Nück’s囊肿。
03
何时需要紧急就诊?
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现腹股沟疝,爸爸妈妈首先应该安抚宝宝,哄睡或尽量让ta保持平静,让疝出物自行恢复。
▲图片来源:Unsplash
但是,如果腹股沟疝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硬,宝宝哭闹越来越厉害,开始出现呕吐、肚子疼、大便带血等情况,可能是出现了「疝」的危急情况——「嵌顿疝」。
嵌顿疝,顾名思义,就是疝出物卡到了疝囊里,需要专业医生处理。
如果嵌顿疝没有及时处理,会发展为「疝」的终极魔鬼状态——「绞窄疝」,疝内的脏器或器官多因供血不足发生坏死,需要手术切除坏死肠管或器官。
所以,当宝宝出现「嵌顿疝」表现时,如疝囊长时间不还纳、变硬、宝宝呕吐、腹痛、便血等等,需要紧急就诊,阻止腹股沟疝进一步向「绞窄疝」发展。
04
就医须知
腹股沟疝自愈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需要手术才能根治。
急诊情况,也就是上面所讲的「嵌顿疝」「绞窄疝」,需要急诊外科医生根据情况决定治疗方案。
▲图片来源:Unsplash
「嵌顿疝」可能会先接受手法复位,手法复位成功的,建议组织水肿消除后尽快手术,如果手法复位不成功,就立即进行急诊手术。
非急诊情况,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及爸爸妈妈的意愿安排。
手术方法可选择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但在等待手术的时间中,应该尽量避免可能诱发「疝」的事情,如大声哭喊、剧烈咳嗽、屏气等,合理饮食,避免便秘,术前避免呼吸道感染。
另外术后护理也是必须重视的,宝宝们毕竟年龄小,活泼好动,对于术后卧床、避免哭闹这些情况,爸爸妈妈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般情况下,腹股沟疝术后建议卧床3天,手术后1周才能下床走路,手术后3月内都要避免长距离的奔跑、剧烈的跳跃等。
完
小疝气,大不同,「疝」宝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密切